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798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期末语文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35分)
1. 读拼音,写词语。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ɡ( )了,他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tái xiǎn( )的xuán yá( )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bāo lěi( )犹如一位位xiū sè( )的chánɡ é( )仙子,在páo xiào( )的山风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kānɡ kǎi( )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1题答案】
【答案】 ①. 沸腾 ②. 苔藓 ③. 悬崖 ④. 苞蕾 ⑤. 羞涩 ⑥. 嫦娥 ⑦. 咆哮 ⑧. 慷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书写。
fèi ténɡ——沸腾,指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从内部产生气泡而翻腾,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
tái xiǎn——苔藓,指苔类及藓类。
xuán yá——悬崖,指高耸陡峭的山崖,比喻险境。
bāo lěi——苞蕾,指尚未开放的花。
xiū sè——羞涩,形容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的样子。
chánɡ é——嫦娥,神话中住在月亮里的仙女。
páo xiào——咆哮,指猛兽大声吼叫,或人因暴怒而厉声叫喊。
kānɡ kǎi——慷慨,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2. 用“√”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夏天,柏(bǎi bó)油路被太阳晒得软绵绵的,路旁的农作(zuō zuò)物都垂下了头。
(2)看到好不容易才打到的猎物掉进了高山深涧(jiān jiàn),年强的猎人显得十分沮(jǔ jū)丧。
【2题答案】
【答案】(1)bǎi zuò (2)jiàn jǔ
【解析】
【详解】(1)柏——bǎi,柏油路:路面由沥青铺成的道路。
作——zuò,农作物:农业上栽种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果树和做工业原料用的棉花、烟草等。
(2)涧——jiàn,意为:山间流水的沟。
沮——jǔ,沮丧:灰心失望。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飞弛 衣裳 天奈之音 余音绕粱
B. 爆布 纯熟 轻歌慢舞 画龙点晴
C. 伶俐 萍藻 粉末登场 字正腔园
D. 批阅 袖筒 曲终人散 有板有眼
【3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飞弛——飞驰,天奈之音——天籁之音,余音绕粱——余音绕梁;
B.爆布——瀑布,轻歌慢舞——轻歌曼舞,画龙点晴——画龙点睛;
C.粉末登场——粉墨登场,字正腔园——字正腔圆;
故选D
4. 一般来说,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觉度来进行。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觉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
(3)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 )
(4)震落了清晨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 )
【4题答案】
【答案】 ①. 触觉 ②. 视觉 ③. 嗅觉 ④. 听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感官的把握。
(1)由“像母亲 手抚摸着你”中“抚摸”一词可知,此处感官为触觉。
(2)由山尖的白色、蓝天的银边可知,此处描写为眼睛看到的景物,感官应为视觉。
(3)句中“栀子花气息”应该是鼻子闻到的,感官为嗅觉。
(4)由“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可知,此处是对声音的描写,感官为听觉。
5. 改成陈述句。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5题答案】
【答案】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
题干中句子为反问句,即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意为“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我们使用陈述的语气表达肯定的观点即可。应改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6.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
A. 比喻 B. 对比 C. 对偶 D. 排比
【6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写出了反动统治者的卑劣与狂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则赞扬了为人民服务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和“给人民当牛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作者的情感表达更为浓烈。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