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ppt106
- 资源简介:
课件共28张,教案约4820字。
《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的】
1.积累掌握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掌握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 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
1. 诵读点拨。2. 讨论指导。
3. 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示。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简介、解题
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初年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 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2.解题:“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等。《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过渡:这封复信被人称为“千古奇文”,到底“奇”在哪里呢?
三、研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 齐读第一段,然后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提问:朋友任安为什么要写信给司马迁?
明确: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追问:司马迁表明什么态度呢?
明确:仆非敢如此也。为什么?
【补充写作背景】
司马迁任太史令期间,因李陵投降匈奴,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3. 教师指导,积累重点字词。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