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写作备考: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深刻解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9/8 14:59: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200字。

  202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深刻解析
  文如其人,写作与主体—— 人—— 密切相关。议论文“三要素”或思辨技能训练,及等而下之的押题、套路教学,终将被由文进于人,由技进于道,培育言语综合素养所取代。“立人以立言”是传统母语教育文化精髓,一以贯之的主线,也是继往开来的治本之策。
  一、知止明志:价值取向,人生定位
  今年作文题“立人”是主旋律。如全国甲卷“情境独创”;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全国新高考Ⅰ卷夯实“本手”,成就“妙手”;全国新高考Ⅱ卷的“奋发有为”,开创未来;浙江卷以“开拓创新”人才为榜样;北京卷谈“学习”目的、价值;天津卷的“奉献和担当”等,均与引导、确立人生目标相关。
  确立人生目标,即先贤所言“知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核心概念“知止”,即要明白人生价值、终极目标。有动力、定力,才有所作为。
  知止才能明志,明志方可成学、广才。诸葛亮《诫子书》开宗明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明志—— 修身养德,匡世济民,是君子行为之本。此为先贤津津乐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曾国藩《养心篇》)知止、明志,堪称人的核心素养,写作亦然。
  (一)知止:价值取向
  全国新高考Ⅱ卷即以“知止”命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首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易被忽略,却最重要:揭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组英模人物有共产主义信念、信仰,才做出正确选择与贡献。若拿掉这句,就成普通的表彰先进。首句与末句“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照应,表明要“承先”还要“启后”—— 这为“选择•创造•未来”主题定调。
  “选择”置首位:基于正确价值观的选择,才有创造、未来可言。材料列举三位代表性人物的事迹为“奋发有为”做诠释,他们是为祖国腾飞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杰出代表。所谓“选择”,须坚守共青团初衷,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这就是“知止”。在这一价值观下,选择热爱的行业与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才能展示开启未来的力量。
  不忘初心、使命,利国利民,“为万世开太平”——“知止”,立意就高。若出于一己之私,即便满怀热爱、有所创造,名利双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