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赏析复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中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9/30 16:54: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80字。

  考场情境下如何快速准确读懂诗意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付小明
  教学背景:
  诗歌赏析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决定诗歌赏析效果的往往就是能否读懂诗意,考场情境下更是如此。因为读懂诗意本已十分困难,在考场情境下,由于时间有限,氛围紧张,因此读懂诗意就显得更加困难了。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考场情境下读懂诗意,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考场情境下读懂诗意的合理步骤和正确方法,帮助学生读懂诗意,进一步提高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南京市语文中考指导书??考试说明》 中对古诗赏析提出的考试要求是:阅读古代诗歌,能作初步赏析。这里的“初步赏析”该作如何理解呢?
  我认为它至少应该以下包括四个方面:
  读懂诗意  体会诗境   感悟诗情(诗理) 品味诗艺
  而这四个方面中“读懂诗意”是前提。也常有学生问做“古诗赏析”题,我最担心的是所给之诗读不懂,因为读懂了一切都好办,而一旦读浅、读偏、读漏、甚至读懵了,那赏析就无从谈起了,考场情境下“读懂诗意”有哪些好方法呢?
  下面我就以《征人怨》一诗,来具体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①白雪归青冢②,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三春:暮春。 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1.试赏析“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这两句诗。(5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6分)
  二、方法解读
  方法一:读诗题,观注释。
  1.诗题的作用:交代写作对象;概括诗词内容;明晰诗词类别;流露创作情感等。
  诗题“征人怨”中的“征人”交代了写作对象,表明了词的类别是边塞征战诗歌。“怨”流露出征人的情感。
  2.注释的作用:释难——读者不易解读的诗文字意;读者难以了解的写作背景;诗中涉及的历史典故等。
  《征人怨》的[注释]共两个:①三春:暮春。 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其中“三春”的注释就属于解释“读者不易解读的诗文字意”,而“青冢”的解释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诗中涉及的历史典故”。
  方法二:读诗文,抓诗眼。
  诗歌中的诗眼:1.直抒胸臆的语句  2.富有情感倾向的修饰语
  《征人怨》中虽没有明显的诗眼,但是如果阅读时能抓住“岁岁”“朝朝”“三春白雪”“万里”,对于诗歌的阅读是大有帮助的,“岁岁”“朝朝”展现出时间之久,“三春白雪”表现出天气之寒,“万里”表现出路程之远,离家万里。
  方法三:寻意象,品意境。
  这首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你看,远离家乡的征人,年年转战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与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来是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黄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情寓于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