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必背60篇(原文+知识点+默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20 18:19: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090字。

  古代诗文必背60篇
  清单一必背文言文20篇(含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论语》十二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1. 通假字
  1)可谓好学也已已同矣,句末语气词,不译
  2)知者不惑知同智
  2. 古今异义
  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古义:一旦。
  今义: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不确定的时间词,表示有一天。
  2)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3. 特殊句式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状语后置句 )
  译文:君子知晓的是道义,小人知晓的是私利
  2)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
  译文: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
  4.文化常识
  1)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2)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有过不同的解释。主要的解释有“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主张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名句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提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一生去践行的。
  2)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种美德,他在《〈论语〉十二章》中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评价具有这三种美德的人。
  3)《〈论语〉十二章》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两句表达了有抱负的人要担当大任就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思想。
  4)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四个方面解释了“克己复礼”的具体要求。
  二、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