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2/20 11:09: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950字。

  2023高考作文备考: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51-455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写道:“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其大意是:学诗之人初期不识好坏,篇幅又长又累赘,放纵笔力写成;后来稍有知识则自知浅陋,写诗开始畏畏缩缩,极难写出好诗;等到达写诗透彻的境界,则纵横诗境,信手拈来。
  严羽的诗论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严羽所说的“节”,就是学诗的“阶段”,三节就是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识好恶”是指不懂得作诗之法,不能区分诗歌的好与坏、优与劣;“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是指作诗多而泛滥。因为无法度、无规矩,故而无所顾忌,不知敬畏,作品虽多,却大都是粗制滥造。第二阶段,“识羞愧”可以理解为“懂得敬畏”“明白了作诗之法”;“生畏缩”即不敢随意作诗,“成之极难”意思是写出符合标准的好诗很难。学诗者已认识到以前的仓促与鲁莽,对诗歌产生“敬畏之心”,于是“始生畏缩”,逐渐懂得原来诗歌并不是这么简单,但因为心中畏惧,反而写不出好诗。第三阶段,“透彻”是指对事情、情况、道理等理解或表达得详尽而深入,本阶段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就不会滥写乱写,能在慎重之下追求诗歌创作的质量,最终信手拈来,也能创作高品质的诗歌。总而言之,严羽的评论可以概括为:第一阶段只求数量,佳作甚少;第二阶段,因顾及到作品的质量,很少创作;第三个阶段的诗人,在经过不断地积累学识,磨砺自己的写作技能之后,对诗歌的体悟会逐渐达到“透彻”的程度,也就是所谓的“自然之境”,此阶段创作出来的诗歌都透着诗法、诗味、诗趣。题
  ……
  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马克思将人类真正的幸福归结为劳动的幸福,并明确指出了劳动幸福观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当人在消费劳动产品时所带来的主体感官上的满足和享受。第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