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家作品常识(中国古代+中国现当代+外国作家作品)
- 资源简介:
约21440字。
高考语文作家作品常识
一、中国古代
(一)先秦时期
【老子】(生卒年不详),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大体上是汇集老子的语录。《老子》分上下篇,上篇又称《道经》,下篇又称《德经》。老子主张“无为”而顺应自然,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聚徒讲学,受业门人先后多达3000人,成就突出者72人。其言行语录和思想由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后被列为“四书”之一。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也被尊为圣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被选入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dí),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学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现存53篇,为墨家经典之作。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其核心是“兼爱”。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当时的巧匠公输班还要高明。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晚年和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为“四书”之一。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宣扬“性善”论。《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被选入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一说河南商丘,一说安徽蒙城)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又名《南华经》)一书,大多数学者认为,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本人,外、杂篇则基本上出自庄子的后学。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参与国事,后因小人谗言被两次流放,最终以死明志,自沉汨罗。他吸收楚地民间文学艺术,开创楚辞新诗体(也称“骚体”)。代表作《离骚》,另有《九章》《九歌》《天问》等。《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广为传诵。《离骚(节选)》被选入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又称荀卿、孙卿,赵国人。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著有《荀子》32篇,其中《劝学》《天论》最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