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3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练.docx
2023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式过马路”占据新闻头条,“中国式旅游”激起舆论层层浪花,“中国式父母”引起社会关注……这些“中国式”多是对国人素质和社会问题的调侃。
近年来,“中国式”一词的表意似乎有所不同。高铁、5G彰显着“中国式速度”,脱贫攻坚.“一带一路”体现着“中国式发展”。今年党的二十大将“中国式现代化”写入报告并作出明确定义,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对“中国式”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你据此写一篇演讲稿,在“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年学生联谊会上做主题演讲。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式材料。
材料共两段,分成两个层次。第一段中“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中国式父母”这些调侃都是对中国人文明素质方面的否定,也反映了中国的社会问题。这说明,“曾经”我们好多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比较低,甚至在国际上造成的影响都很坏,人们批判的同时,表现了对国人文明素质的担忧,这些社会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就启发我们要
……
2023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1、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2、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3、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4、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本题是属于材料作文写作,首先考生要注意围绕材料的理解进行准确的立意,根据理解材料,主要内容是由“四力”构成: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考生根据以上四力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的立意:眼力即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思力是方法把握和思想的积淀、定力是不为复杂影响的
……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模拟作文题审题立意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请综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争与不争”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引导】
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
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你看江河湖海,到处都是千帆竞渡;你看城市乡村,处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芸芸众生。生活是公平的,在人生的每一道驿站,每一瞬间,我们若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得老远,或是淘汰出局。
竞争对个人的意义在于: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再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