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22940字。
文言文阅读
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六年,匈奴克平,远夷入贡,符瑞日至,年谷频登。岳牧等屡请封禅,群臣等又称述功德,以为“时不可失,天不可违,今行之,臣等犹谓其晚”。惟魏征以为不可。太宗曰:“朕欲得卿直言之勿有所隐朕功不高耶?”曰:“高矣。”“德未厚耶?”曰:“厚矣。”“华夏未安耶?”曰:“安矣。”“远夷未慕耶?”曰:“慕矣。”“符瑞未至耶?”曰:“至矣。”“年谷未登耶?”曰:“登矣。”“然则何为不可?”对曰:“陛下功高矣,民未怀惠。德厚矣,泽未旁流。华夏安矣,未足以供事。远夷慕矣,无以供其求。符瑞虽臻,而尉罗①犹密。积岁丰稔,而仓廪尚虚。此臣所以窃谓未可。臣未能远譬,且借近喻于人。有人长患疼痛,不能任持。疗理且愈,皮骨仅存,便欲负一石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除其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窃有疑。且陛下东封,万国咸萃,要荒之外,莫不奔驰。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荏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宁可引彼戎狄,示以虚弱?竭财以赏,未厌远人之望;加年给复②,不偿百姓之劳。”太宗称善,于是乃止。贞观十二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
(节选自《贞观政要•直谏》)
注:①尉罗:法网。②给复:免除赋税徭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朕 欲 得 卿 直 言 之 勿 有 所 隐 朕 功 不 高 耶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符瑞,吉祥 征兆,古代多指帝王受天之命的征兆。
B. 岳牧,古代传说中 四岳和十二州牧的合称,后来泛指地方长官。
C. “疗理且愈”中的“且"与“且陛下东封”中的“且”含义相同。
D. 黾勉,有“尽力”和“勉强”的意思,这里指勉强之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贞观六年,一些大臣为讨好太宗,建言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典,但魏征反对此事。
B. 太宗让魏征如实表达对封禅的看法,魏征在认可太宗政绩的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
C. 魏征用病患背米的故事,喻说现在天下元气大伤,不适合搞劳民伤财的封禅活动。
D. 贞观十二年时,魏征说现在朝廷在恩威施及和德义教化方面,都远超贞观初年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竭财以赏,未厌远人之望;加年给复,不偿百姓之劳。
(2)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14. 魏征认为可以封禅的前提除法治宽松、仓廪充实外,还有什么?请用现代汉语简要概括。
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管仲论
苏 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