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习题训练
- 资源简介:
约22940字。
9《复活(节选)》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90年时光荏苒,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让申纪兰从一个勤劳朴实的年轻姑娘变成饱经风霜的老者;时间改变不了的,是申纪兰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②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
④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
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⑥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拿破仑战败,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在俄国文化上留下了痕迹,最好的证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
B.“思想精深”是指想得深、想得透,可以为读者观察世界提供一种有益的角度。比如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切入世界的独特视角。
C.评论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等作家的文学史地位,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学校与学习者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时空,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均因技术的推动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B.“马丽雅•卡尔洛夫那!”他转身对女看守说:“把玛丝洛娃带到外边来。”
C.“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D.“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斜睨(nì) 饶恕(shù) 笑盈盈(yínɡ) 嫣然一笑(yān)
B.褴褛(lán) 哽住(ɡěnɡ) 擤鼻子(mǐnɡ) 夺眶而出(kuànɡ)
C.喉咙(hóu) 鬈发(juǎn) 瞟一眼(piǎo) 模模糊糊(mó)
D.嫌恶(wù) 不屑(xiè) 典狱长(diǎn) 窘态毕露(lóu)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12年之久。
B.本书作者将伶人瑰丽而又哀婉的人生轨迹勾勒出来,尤其是行文皮里阳秋,含蕴丰富,使得这部作品更具别样精彩的阅读感受。
C.正因为有文学的影响,所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她始终能保留着心中那一份最初的浪漫与纯真,尽管在别人看来,有点不可理喻。
D.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
6.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一本托尔斯泰的传记中,我看到一张托翁晚年居住在波良纳时的照片。一座俄罗斯木房子, 前面,目光仁慈而忧郁的托尔斯泰,穿一件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