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3500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开幕词的相关知识,学习开幕词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写法。
2.品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结合历史背景,体会“站起来”的内涵,思考它对当下的启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难点:结合历史背景,体会“站起来”的内涵,思考它对当下的启示。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候课
提前五分钟到达教室门口,组织学生准备好学案、课本、积累本、笔,阅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课时学案环节一知人论世部分。
2.导入——情景式导入+视频导入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部分采用情景式导入与视频导入相结合的方式。
讲课明确:将学生在历史中学习的时间轴运用到导入中,从1840到如今,中国所发生的大事件做一个汇总。目光回到1949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再加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的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历史,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不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开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然后引入到今天所讲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开幕词。
3.学习目标
带领学生朗读教学习目标,并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上课过程中主要攻克。
4.自学指导
5分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分钟,填写“初读感悟”部分,完成后同桌互换、评分!
5.授课
第一部分: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1)简单回顾毛泽东的相关文学常识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rèn)。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
讲课明确:此部分不做重点讲解,在高一曾学习过毛泽东的文章《沁园春•长沙》。
(2)了解本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1949年9月21日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里举行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