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语句赏析、选择题与课外阅读题等训练
- 资源简介:
约13190字。
《大学之道》语句赏析、选择题与课外阅读题等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考点:
1.经典语句赏析
2.选择题
3.课外阅读题
4.语用题
【考点解读】
一、经典语句赏析
第2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问题1 谈谈你对《礼记•大学之道》中“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理解。
答案 强调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翻译文句,准确把握文段内涵,结合上下文理解内容。
文段意思是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前文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其他的方面都要以修养德行为根本。
问题2 “修身”在“八目”中处于核心地位吗?
答案 (1)观点一:处于核心地位。“八目”中的“修身”是根本,也是连接前四目与后三目的中间环节。前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实现“内圣”的途径;后三目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功用,是实现“外王”的目标。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八目”中。
(2)观点二:不处于核心地位。“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侧重于个人修养的提升的,从层次上来说,局限于个人。“齐家”是为“治国”服务的,而“平天下”应该在“八目”中处于终极目标的位置,所以应该处于“八目”中的核心地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修身’在‘八目’中处于核心地位吗”,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认为处于核心地位。结合“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分析,《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分析,这两句将明德修身和治国理政结合起来。文中连用五个“先”,体现逐步推导的过程,将国、家、身、心、意、知几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自身的品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是关键。强调上至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心性为根本。
如认为不处于核心地位。“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