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19 18:20: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90字。

  《无衣》教学设计
  读懂重章叠句   领悟家国情怀
  《无衣》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其不同于《诗经》所列战争题材篇——笔触虽未 直接描写战场的激烈、惨烈、壮烈, 却毫不逊色于“直接描写”;它充分利用重章叠句的“变 与不变”,将秦国军民在“王于兴师”中万众一心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奋勇上阵的壮志豪情 表达得惟妙惟肖。为让学生读懂文本“似简不简、似重不重”的语言特色, 体悟其中展现的家国情怀, 设计围绕“朗读读诗意、品读读诗情、联读读诗心”三个环节, 引导学生在读出诗意、诗情、诗心中思考“我应怎样‘表白祖国、崇尚勇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 力量”。
  【教学目标】
  1.了解《无衣》的创作背景,掌握“重章叠句”的知识;
  2.通过朗读、品读、联读等方式, 赏析诗句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变与不变” 中,将万众一心的爱国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地艺术手法;
  3.从《无衣》引申至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及“新冠”战疫等, 激发刻 苦学习致敬英雄、报效祖国之情,树立为祖国流血流汗、献力献智之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20 年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有一句诗刷屏媒体——【屏显各类新闻】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在全国人民与战疫勇士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之时, 成了最 动人、最激奋的战斗宣言与战斗口号;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情深意厚, 动人心魄, 折射出大中华大团结大无畏的大气 势。
  下面让我们在朗读、品读、联读《无衣》全文中, 加深理解, 汲取养料, 思考怎样为接 棒中华民族一脉传承的“勇士”风范、家国情怀献智献力。
  二、文本解读
  (一)朗读诗作,感受特点
  【屏显】文学常识
  《无衣》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在《诗经》大量的战争题材作品中, 《秦风•无衣》以“似简不简、似重不重”的独特 艺术方式表达出昂扬向上、壮怀激烈的高亢境界受到“高评”。        
  先请同学自由朗读《无衣》,注意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交流初读感受。(学生交流, 老师播放音频。)
  【屏显】《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接着,请同学跟着音频齐诵《无衣》,并交流诗中红色字体读音的特点。(学生交流)
  【预设】两字一拍的发音,短促急迫;上扬的声调,带出昂扬的气势。(字音的发声可 用拖音吗?)不可,因为这是“战前集结号”,不是抒情歌咏。        
  【屏显】产生背景
  《无衣》产生于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 公元前 771 年),因周王室内讧, 导致戎 族入侵, 攻进镐京, 周王朝大部分国土沦陷, 与周王室休戚相关的秦国亦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