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5份)
- 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寓言类.docx
2024届高考材料作文专练:议论类.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格言类.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故事类.docx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分类训练谚语类.docx
材料作文专练-----议论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要倡导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弘扬工匠精神。也有人说,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科技强国才是时代的主旋律。光明中学学生会将就此话题举办辩论大赛,以引导同学们树立理想,从当下做起。
甲方观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
乙方观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
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是一位英雄,为掩护担架员,他扑向“冒着烟乱转”的手榴弹,受伤牺牲。但作者对此一笔带过,而把许多笔墨放在他与异性、与群众交往的平常事上,并在结尾写道:“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有同学说,香雪也是英雄。《哦,香雪》中的香雪是一个平凡的乡
……
材料作文分类训练-------格言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②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某校将举办以“如何处理当今时代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上述格言,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耀华中学95年华诞!新入学的你们成为了这所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名校的一员,一定与有荣焉。徜徉尚朴楼,你可曾留意楼梯间悬挂的以下格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
材料作文分类训练-------寓言类
1.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400多年。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顽强地成了一棵巨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小虫,用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结束了大树的生命。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⑶题目自拟。⑷)不少于800字。⑸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实现理想,要有不凡的人生,必须敢于为实现理想而经历艰苦的磨砺,在磨砺中重新更生,塑造一个“新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30分)
拉封丹寓言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学样。乌鸦尽管身单力薄,嘴却
……
材料作文分类训练------谚语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谚语说:在大海中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
海明威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很难做到一帆风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呢?请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对上述名句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放弃,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国有一句谚语:“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放弃。”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央视前著名记者柴静说:“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李斯特说:“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柏拉图说:“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佛经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你对此怎么看?请在“不要轻言放弃”和“要敢于放弃”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题目,书写规范工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3.作文。
材料一:《罗状元醒世歌》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英国诗人雪莱也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
材料作文分类训练------故事类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1934年,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分别时,女红军要把那条被子送给徐解秀,但她怎么也不肯接受。她们在村口推来搡去,争执不下。这时,一位女红军拿来剪刀,剪下半条被子,塞给徐解秀。女红军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材料二: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2020年9月,习总书记赴汝城县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习总书记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阅读材料后,你从“半条被子”中感受到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校学生会组织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论坛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电影《长安三万里》以盛唐为背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安史之乱后数年,吐蕃大军入侵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他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