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的逻辑思路及表现手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7/26 16:57: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00字。
奇思妙想 是非而是
《读<伊索寓言>》逻辑思路及表现手法剖析
钱钟书的文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那就是比喻和幽默。表面来看,比喻和幽默是文学作品中的常客,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但钱钟书的比喻幽默却和别人不同。有论者曾经这样评论钱钟书的幽默:“钱先生的拿手好戏就是歪喻连篇。他的歪喻是非抒情的精致的比喻,而且是在联想上不相契合,互相忤格,不不类的比喻,……信手拈来经典名言与这种不伦不类的连篇歪喻相结合,遂构成钱先生特殊的幽默风格——谐中有庄。荒诞中有机智,其理往往颇歪,然而歪中有正”。(引自孙绍振《钱钟书的幽默:歪喻和刻薄》,见《书屋》1996.2)这段话正好用来作为我们解读钱钟书《读(伊索寓言)》的注解。
    从文体上看,《读(伊索寓言)》是一篇读后感类的文章,但钱先生却借此来表达他对现实人生的看法,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幽默风格:歪喻和反语的天然结合。钱先生的反语不同于鲁迅的反语,它与歪喻密切结合、相辅相成,在本文中几乎是无法分离的一个整体,是和他的严谨的逻辑思路浑然一体的产物。鲁迅的反语通常只是作为一种局部的修辞方式来使用的,而钱先生的反语既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以歪喻和反语的有机结合作为载体,来表达他似非而是的深刻的人生感喟,其中蕴含着他丰富的人生体验、超乎常人的才华和愤世嫉俗的机智。所以教师在对这篇课文进行讲解分析时,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体会钱先生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把它当做本文讲解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从课文逻辑思路的角度,结合钱先生的歪喻和反语的表现方式,来对课文进行一番剖析。让我们先采看第一层,仔细欣赏钱先生的奇思妙想。这一层有3个自然段。第1段以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