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双减”热议
- 资源简介:
约8500字。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双减”热议
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90后姑娘江梦南,自小因药物导致失聪,父母一方面全然接纳孩子现状,另一方面又不给孩子设限,以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细心教女儿使用唇语,让她学会了“听”和“说”,与正常孩子一样在学校学习。十多年来,父母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她进行全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2018年,江梦南如愿考上清华大学。
材料二 “双减”政策实施后,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情,自己只需要管好孩子的生活。近日,重庆某家长投诉:某小学2年级部分班级放学后要求学生背书、写作业等,加重了家长负担。
材料三 一位孩子正上初二的家长表示,她曾经一年为孩子培训投入十余万元。对于“双减”,她认为:我觉得“双减”的初衷是好的,但真正决定我们对孩子学业规划的是中高考,是将来的升学率,政策左右不了我们选择课外补习的方向和数量。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看法,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一项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目的的“双减”政策落地,迅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减什么?怎样减?引发了大众的热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迟疑观望,有人大胆改革。有专家指出:好的政策落地,既要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加”与“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得与失、取与舍、留与弃,都是“加”与“减”在人生和事业中的具体表现。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追求幸福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夫子“失业”》是2021年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教育行业曾经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实现教育公平,人人有书念。
②马云曾说过一句话,教育会一直在,但是新东方不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