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380字。
2005部分省区中考满分作文评点
一、2005年南通卷
[考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烂一片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60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名师点拨]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
二、2005年盐城卷
[考题展示]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名师点拨]
这道题是对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挑战。没有经过新课程理念洗礼,或是顽固的坚持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师,看到这题目或是目瞪口呆,感到这样的作文题让他们始料未及,或是诋毁谩骂,觉得这样的作文题在无病呻吟。许多考生也感到题目抽象、空洞,考生一时大脑中搜索不到可写的素材。殊不知,如今的语文教学已不再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狭义的语文教学,而是以课本为例子的大语文教学。语文中无时无刻没有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刻没有语文。如果我们平时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那么,考生亲身经历多了、感受深了,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这样的题目当然就不难写了。
文题中“语文”,不能单单理解成“语文课本”,或是语文字词、名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应用,句段作用的理解、表述等。从文题前所给的材料看,文题中的“语文”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大语文”观。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无处不在。这里的“语文”负载了很多的东西,语言、文字、文化、审美、道德、情操不一而足。它将人文观发展到极至,文化观挖掘到无穷,生活观旁及到虚无。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想写好这篇作文,就要看我们平时是如何学习语文的。语文生活愈丰富多彩,考生的生活愈丰富多彩,写出来的作文就会生动活泼。如果我们平时的教学,还是拘泥于语文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