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4份)
- 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家乡风物.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独立浪潮头,共奏和谐音.docx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风雨兼程,一路有你.docx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规则秩序.docx
作文主题训练-------独立浪潮头,共奏和谐音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渴望独立,在某次调查中,37.4%的受访青年希望自己具备独立的精神。
在“00后”青年看来,独立不仅意味着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要保持精神独立。有人说:“独立并不是脱离群体、远离社会,而是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依赖、不孤立。”
上述材料给你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又是一年九月一,各高中校园,又是那几幅相同的画面。画面没变,只是人变了。背着沉重行李的家长,自由晃动双臂的学生;
清晨,校园门口,开车骑车的家长,下来的是上学的学生;
晚自习,校园门口,又是车的世界,家长接已长大的宝宝回家。
年年如此,日日如此。孩子的人生,父母在负重前
……
作文主题训练--------风雨兼程,一路有你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回望过去风云,你能看到南湖船上的明灯,大革命的浪潮,巍巍井冈山的红旗,延河城头的抗日烽火;你能听到南昌起义的枪声,秋收暴动的呐喊声,伴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而奏响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国歌声;你能感受到三峡工程建成、两弹一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振奋人心;你能认识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众志成城……
“知人者智。”有人说,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重大事件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与中国共产党,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迈克读懂中国与中国共产党。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在漫漫求索中风雨兼程,在坚守初心中砥砺前行,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描绘出一幅幅时代画卷,既是创业卷、奋斗卷,也是实践卷、辉煌卷。中华儿女筚路蓝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铸就丰碑。或“南水北调”“天堑通途”,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或“扫除疫魔”“脱贫攻坚”,一寸山河一寸情,幅幅画卷动人心。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拟举行一次以“百年画卷”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
……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规则秩序
一、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方式,甚至时间,所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又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走向你的目的地,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的草书仍不失章法结构;铁骑突出、莺语泉流的弦歌仍不脱调性乐律。车有轨,度有衡,物有道……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规矩”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所呈现的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由”,但随着这种“自由”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也正是孙悟空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由”“约束”和“成人”,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又在奋斗的历程中渴求快速成长。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
……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家乡风物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永玉和沈从文也曾与小小山城相互依存。家乡是生命的摇篮,是心灵的依靠,更是文化的烙印。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风景、风俗、风情”是诸多机构在宣传云南时会用到的词。风景是指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风俗是指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情是指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土人情,包含风气、礼节、习惯等。三者看似相近,其实却各有侧重。云南是旅游大省,是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地方。旅游者可从关注风景开始,进而了解风俗,感受风情。而旅游从业者也应考虑如何介绍风景、风俗,展现风情。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从旅游者或旅游从业者的角度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法国国会日前通过一项法律,保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