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现代文知识梳理与同步训练
- 资源简介:
约7710字。
第二单元现代文知识梳理与同步训练
知识梳理
5.黄河颂
【文学常识】
1.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2.《黄河颂》是著名音乐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重要词语】
【烽fēng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也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
【气魄pò】魄力;气势。
【巅diān】山顶。
【澎péng湃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体魄】体格和精力。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也作“婉转”。
【掀起】揭起,往上涌起。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哺bǔ育】喂养,培养。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九曲连环】曲折,回环,多弯道。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后也用以形容声势雄伟壮阔。
【发扬滋zī长zhǎng】
【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重点突破】
诗歌的第1节是朗诵词,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1节朗诵词为下文的“颂黄河”蓄势,奠定了全诗豪迈雄壮的感情基调。作者首先以呼告的修辞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拉近与读者的关系,渲染雄壮的气氛,令人动情;接着塑造了黄河的英雄形象和内在的民族精神,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让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也正是歌颂黄河的原因;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歌颂黄河”的主题。
6.老山界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作者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重要词语】
【灌输】1.谓水流注输入;犹灌溉2.输送(知识、思想等)
【惊惶】惊慌,恐惧。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咀嚼jué】
【缴】: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督促dū cù】 监督催促
【酣hān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quán】:弯曲。
【峭壁qiào bì】又陡又峭的山崖,比较险峻,多处在高山之中,无路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