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及练习:句子含义理解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3/24 22:59: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450字。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
  句子含义理解
  一、考点说明
  理解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理解,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体会和推敲重要语句,在具体语境下分析句子含义,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对于分析文章主旨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理解句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还是现代文阅读题中的必考题型。
  二、 常考题型
  1.分析句子中某个词的含义;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3.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某句话的含义。
  4.揣摩下面的句子,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三、真题链接
  年份 地区 题目 能力要求 题干
  2022年 黑龙江•齐齐哈尔 《秀发上的红绸带》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请理解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2022年 河北•中考 《寻找“红衣姐”》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2022年 江苏•苏州 《安徒生博物馆》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全文后,说说你对结尾处画线句子的理解。
  2022年 新疆 《伊犁的那些金》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2021年 辽宁•阜新 《在松林里睡眠》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2020年 江苏•南通 《母亲的眼睛》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通读全文,说说你对第⑩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四、技巧点拨
  高考频的句子:
  1、文章主旨句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中心,因为不管什么表达方式,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或情感,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和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一般理解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基础。
  2、 抒情议论句
  理解句子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都要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看法或情感,作者是通过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来表达基本意思和情感的。这类句子多是文章的观点、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等。
  3、特殊手法句(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者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对比、象征等手法,如果脱离,则没有完全理解透彻句子。
  4、 总起、总结、过渡句
  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多是在文章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过渡衔接、前后照应、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等,这类句子是作者的巧妙安排。
  理解句子含义方法:
  1、抓关键词
  在理解句子时,先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去理解,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关键词理解了,句子的深层含义就理解了。
  常见关键词:体现写作对象特点的词语,标题出现的词语,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与主旨密切的词语
  2、 联系上下文
  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解这样的句子,不能脱离文章去理解,而应该把它放到文章中,联系全文的内容来理解。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语句的含义。
  3、 联系作品背景
  有的文章要与当时当地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脱离时代背景,可能意思会出现偏差。
  4、 抓修辞手法
  运用特定的修辞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方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分析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思考作者运用的效果和目的。
  5、 紧扣文章的主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