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14
- 资源简介:
约4250字。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语言的梳理与整合,理解文本内容。
2、表达对“君子”的理解,体会“君子”品格。
3、自觉践行孔子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
1.本课中的文言基础知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应注意总结和把握。
2.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
教学过程:
学案解决
重要字词句
1. 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君子食无求饱“无”同“________”,_________。
(2)知者不惑“知”同“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毋不要(2)智聪明,智慧
2. 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就有道而正焉(2)见贤思齐焉(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君子食无求饱 (5)譬如平地 (6)请事斯语矣
【答案】
(1)形容词作动词,匡正,端正(2)贤,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齐,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3)名词作状语,在内心(4)名词作动词,吃(5)形容词作动词,平整,填平(6)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
3.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译文:【答案】
(1)孔子说:“君子明白道义,小人只知道利益。”
(2)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
单选题
1.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君子喻于义( )
A.知晓B.比喻C.寄寓D.讲究喻:知晓、懂得。句意:君子懂得大故选A。
2.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就有道而正焉( )
A.完成B.仅仅C.到D.趁着就:接近、到。句意: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故选C。
3.以下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文质彬彬....B.然后..君子C.譬如平地..D.士不可以..不弘毅
A.文质彬彬:古义,质朴和文采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句意: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B.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事情的转折,直译为然后。句意:这样才能成为君子
C.平地:古义,平整地面,填平洼地;今义,平坦的地面。句意:好比平整土地。
D.可以:古今相同,都是表示可能或能够。句意: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