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1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9 21:56: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60字。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篇新闻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的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掌握本篇新闻的写作手法。
  3、品味本篇新闻意味深长的语言,感受文中传递出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一是要注重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深入挖掘其魅力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作品既有生动的现场感,又有厚重的历史感,阅读时要关注文中时间、场景的转换,重点把握将新闻材料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
  难点
  师对作品中那些富有意味的细节,要反复品味,并思考其中体现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了解背景
  1997 年 7 月 1 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二、文体常识:
  1、新闻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言论、调查报告,以及各种新兴的新闻体裁(如新闻评论)。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三、整体感知:
  1、本文的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分别是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主体部分叙述了哪几个时间发生的事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