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年度最佳高考满分作文评点集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24 22:00:5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9000字。
2006中国年度最佳高考满分作文
江苏 李飞
2006年全国卷1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诠释]
  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的作文试题同前两年作文试题相比,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首先,从命题思路来说,延续了去年考题的命题思路。那就是:注重思辨,强调联系。我们不妨把三年考题所体现出来的思维关系展示出来。2004年考题:相信自己与听信别人的意见。话题所体现的辩证关系是:全面客观,一分为二。2005年考题所体现的关系是: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2006年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辩证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可以看出,在命制作文试题的时候,命题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考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实际上,这也正是检验一个学生作文水平高低的最佳手段。
  其次,2006年考题与往年相比 ,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在连续考关系型话题作文之后,今年的考题变化成供材料自定立意作文。相对于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从表面看似乎只是缺少了提供“话题”这一环节,实际上写作范围与以往话题作文有明显区别。这种作文比话题作文范围更宽,根据材料内容,我们可以拟定好几个话题。所以考生的写作自主权更大了。也可以这样说,以前的考题是一个材料一个话题,今年的考题是一个材料,多个话题。 当然,写作范围的扩大也不是毫无边际,材料中说“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正是给你的写作画的一个边界线。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读透材料的内涵,理清材料蕴含的道理,单从材料内容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要材料是一则寓言,辅助材料是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这两部分材料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这个寓言的含义很明确,用辩证法来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材料所体现的其实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其核心寓意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围绕这一点可以拟定出以下一些话题:“自知与拼搏”、“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个人条件与学习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同时还要看到,材料中小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勇气是值得赞赏的”,所以从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
[满分作文1]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河南一考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
  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外国著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名师点评]
 这篇满分作文立意准确,事例典型,富有文化意蕴。
  一、本文根据题目材料准确提炼出“认清自己,勇于拼搏”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议论。文中,为突出主旨,作者多次点题,确保了文章中心鲜明,体现了考场作文的根本要求。
  二、事例典型,层次清晰。为论证主题,作者精心选择孔子、卓别林、比尔·盖茨等中外名人事例为论据,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论证,使得文章内容充实丰满。
  三、文章根据材料中“乌鸦”意象展开联想,引出曹操名句,并由此再次联想,反复咏诵,由开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疑问引发思考,到最后的“绕树三匝,此枝可依”,做出有力的回答。诗句的巧妙引用、活用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亮点透析]
  基础等级 内容充实 围绕“认清自己,勇于拼搏”,多方举例,论证有力,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结构完整 文章开篇结尾均以曹操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中心,由问到回答, 首尾照应,中间举三例进行论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发展等级 深 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能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对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进行了全面的揭示,透过现象挖掘出了本质。
   有 文 采句式灵活,善于引用 文章语言简练,善用短句,对诗句的引用能做到灵活、变化,内蕴深厚。   [满分作文4]
  两封信
  河南一考生
  (一)第一封
  沧海一声笑:
  您好,心里很难受,所以提笔和你聊天。窗外阴霾的天空和我的心情一样,灰暗而又不着边际。
  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
  我很勤奋,人人皆知。三更灯火五更明,头悬梁锥刺股的日子伴随着我走过花季。我是如此地热爱着绘画,一张张白纸在我的手下着色、变化,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我的心血与汗水。可是“平庸、暗淡、苍白、平淡”这样的评价却一次次刺向我的心脏。难道我的生活里真的不该拥有绚烂的色彩?
  我很执著,人人皆晓。二月杏花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