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0字。《左传》选读
【《左传》概说】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事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作品选读】
【原文】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注释】
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执政:政事。然明:郑国大夫融蔑,然明是他的字。退:工作完毕后回来。作威;摆出 威风。防:堵塞。可事;可以成事。小人:自己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二三:这些,这几位。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 我闻忠善以损怨( )
其所善者 岂不遽止( )
吾不克救也( ) 小人实不才( )
2、判断下列说法,选择正确的一项( )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以是观之
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吾不信也
A、两个“以”意思相同,两个“信”不同;B、两个“信”意思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以”和两个“信”意思都相同; D、两个“以”和“信”字意思都不同。
3、下列四句哪一句没有活用现象?( )
A、我闻忠善以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