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教案8
- 资源简介:
约6430字。
《百年孤独》节选
《课程标准解读》
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教学目标】
1. 梳理情节及其作用,赏析环境和主要人物。
2.分析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探究“孤独”的主旨意蕴,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写法。
【教学重点】
梳理情节及其作用,赏析环境和主要人物。
【教学难点】
分析重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探究“孤独”的主旨意蕴,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写法。
【知识讲解】
课前知识铺垫
1.作者知识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18岁考入国立波哥大大学法学系,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后因时局动荡,马尔克斯中途辍学,随后进入《观察家报》任记者,并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瑞典文学院评)
2.背景知识
《百年孤独》的写作背景从1830年到19世纪末,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了数十场内战,造成数十万人死亡。这本书充满了历史事实,并通过英雄事业的传奇故事来突出这些事实。政客的虚伪、统治者的残酷、人民的盲从和无知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它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以及加勒比海小镇马孔多百年来的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历史一个世纪的变化。
3.《百年孤独》故事梗概
《百年孤独》以虚构的小镇为叙述背景,描写的是布思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老布恩迪亚为逃避被他杀死的邻居的冤魂的纠缠,携妻出走,在一片荒原上建造了马孔多村,晚年由于精神失常死去;小儿子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了32次起义,但都被政府军镇压,躲过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1次枪决,最后厌倦了战争,自杀未遂,回家制作小金鱼打发残生;孙子阿尔卡蒂奥被反对党党徒枪杀;曾孙女蕾梅黛丝披着被单被一阵风刮上天而消失;曾孙阿尔卡蒂奥第二从运送罢工工人尸体的火车上逃回,下车后遇到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六世孙和姑妈乱伦,生下一个带猪尾巴的孩子——这个家族的第七代——后来被一群蚂蚁拖往蚁穴。最后,吉卜赛老人的语言应验:马孔多被一场飓风卷得无影无踪。
4.知识链接——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丁美洲所特有的文学样式,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魔幻现实主义将新闻报道般的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采用模糊化技巧和神话模式,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着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突出的艺术特征。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