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24 15:20: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56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3、体味孟子的思想——性善论和仁政论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2.体味孟子的思想——性善论和仁政论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zǔ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2、孟母断织的故事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也。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吾若短其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也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掳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知人论世
  1.了解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被追封为“亚圣”。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进步思想,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仁政”“王道”,反对“霸道”,以“平治天下”为己任。
  2、后世评价
  班固《汉书•楚元王传赞》:"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
  韩愈《进学解》:"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林语堂《需说才志气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