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14 15:30: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20字。

  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教学设计 -青溪
  教学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长征的相关背景。
  2.通读文章,理清结构线索,了解叙事选材的特点。
  3.结合文本,概括人物品格,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核。
  4.鉴赏并掌握文章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感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课前任务:
  1、任务一:本文线索是什么?理清思路,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都写了哪些事件。
  2、任务二:本文是回忆录,属记叙类文体,文中的一些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请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形象特点的?
  3、任务三:仔细阅读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说说这些论述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它论述“长征的意义”的内容给你议论文写作带来哪些启示?
  4、任务四:赏析句子“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5、任务五:文本中体现的长征精神是什么?长征精神对当代的意义是什么?
  导入:本单元课文可以用一个字“站”,一字立骨,串联起6篇文章,完整地论证了我们祖国发展的历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提出“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何能“站”?到底是什么精神支撑我们走向民族复兴,让我们通过作者杨兴武将军所思所感所想来感知一二。
  《长征胜利万岁》
  长征背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赣闽粤),进行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经过14个省,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遵循语文学科特性,主要从作者,从亲历者的角度来感受长征胜利的意义。长征的具体内容文本主要从主席的话语中得到,主席从哪些方面介绍长征的?(任务三)
  毛主席讲话内容
  (1)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时间。包含了总的长征时间、战斗时间、休息时间、行军时间。
  (2)总结了红军长征途经地。共走过十一个省,走了二万五千里,是前所未有的长征。
  (3)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成就。占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
  (4)总结了红军长征的困难。路途遥远,敌人围追堵截,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5)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意义。
  作者
  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杨成武:“百战将星”,“开路先锋”
  福建人,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04年去世。
  在漫漫征途中,杨成武率领红四团多次作为开路先锋,接连突破国民党重兵设防的四道封锁线,参加了血战湘江、激战乌江、抢占娄山关、保卫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探路雪山草地、攻克腊子口等一系列紧要战斗,在绝境中开辟了前进的新通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