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1级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1300字。
2021级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群体性孤独”:21世纪的网游玩家画像
【摘要】网游是由算法驱动叙事和体验的算学文本。算学文本的狭隘性决定了玩家只是依从算学文本的操作员而非创作者。为了战胜对手,玩家们就要让算法成为自己的思考,其游戏操控行为须服膺于现代社会的效率要求。玩家不是被可见的“他者”剥削,而是向内自我剥削,体现出特有的“群体性孤独”的特征。
【关键词】网络游戏算法/竞争群体性孤独
21世纪流行的网游是一种算学文本,即由算法驱动叙事与体验的文本。一般而言,算学文本是文化层与计算机层的双重构造,分别对应着符号秩序和算法秩序。文化层是算学文本的表层与视听装置,包含网游的图文、场景、情节、音声等表征现实世界的象征性符号;计算机层是算学文本的深层与逻辑结构,包括像素、类型、图片规格、压缩标准等基于计算原理的比特(bit)。二者一体两面,共同构织网游的意义世界。
算法秩序作为0/1的二进制语言,在被数字元件转换为十进制语言后,生成了具有可计算性、强制性的比较逻辑,如《飘渺西游》中的装备“精金剑”(物理攻击162,法术攻击203)比“正道剑”(物理攻击81,法术攻击101)更强大。比较逻辑传导为玩家的互动关系,就形成了向上流动或向下压制的玩家间竞争,并发展出等级性、秩序性等现实特性。算法秩序把一切意义统归于强与弱的功利判断,而缺乏伦理性的正邪之别。
在此意义上,算学文本展现出其狭隘性,即玩家无法从中获得超越计算原理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而只能基于计算结果作出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以至于被内在地压制了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的思考可能。换言之,玩家并非主导“算学叙事”的“作家”,而是依从算学文本的操作员。玩家在操控算学文本的过程中,往往自视为参与竞争的“经济人”,以“创业者”的勤勉态度尽可能地获取更多、更强的数字元件,其最佳方案就是让算法成为他的思考,从而在算学叙事中壮大自我、战胜他人。
当然,算学文本也在不断迭代。21世纪初,电竞网游的崛起,代表着与现实社会心态更吻合的“竞争”逐渐成为显在的游戏意识形态,网游世界里从此仅剩与0/1二进制对标成功或失败两种可能。在具体的游戏机制里,这两种可能就是网游对“死亡”的聚焦与变奏:杀死敌人意味着成功、被敌人杀死则是失败。但由于玩家操控的游戏角色可以反复“死而复生”,所以游戏中的“死亡”只可被理解为一种否定性体验,而非生命或叙事的真正终结——在一个渴求与充满肯定性的“点赞社会”中,这样的否定性本身就是受否定的。可是,电竞网游的世界里却充斥着过量的否定性——“死亡”。玩家时刻处于受攻击的高压环境中,为避免否定性体验,他们只能主动发起攻击、否定否定性。由是,玩家必须接受迭代的算学文本所提出的高级律令,即为了战胜对手,他们的游戏操控行为须服膺于现代社会的效率要求。例如,APM(即“手速”,每分钟操作游戏的次数)这种衡量玩家游戏水平的效率性指标,就是电竞网游对游戏提出的新要求。玩家须更快、更准、更稳,因而更强地操控算游的游戏属性开始被剥夺,玩家彻底被生产性的效率指标捕获与掌控。正因如此,如今玩家个体的作用才进一步受到关注并被无限放大。例如,电竞网游之所以频出明星玩家,恰在于电竞使玩家对游戏本身的关注转向对操控效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1世纪流行的网游由文化层与计算机层双重构造,一体两面,前者是其表层与视听装置,后者是其深层与逻辑结构。
B. 在网游的算学叙事中,游戏角色只有强弱之分,无正邪之别,玩家只基于算法作出反应,无法获得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
C. 电竞网游使“竞争”成为显性游戏意识形态,玩家要么“杀死敌人”,要么“被敌人杀死”,网游的游戏属性开始被剥夺。
D. 电竞网游有依赖团队合作一面,但这只是为了提高游戏效率,彼此间并无充分的情感交流,无助于结成稳固的集体性关系。
2. 文中对游戏玩家有多种称呼,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是与“操作员”相对而言的,指可以主导“算学叙事”的人员,能对游戏内容进行否定性、批判性与超越性思考。
B. “经济人”“创业者”是指通过努力获得更多、更强的数字元件以便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玩家,“算法”是他们致胜的法宝。
C. “劳动模范”是指电竞网游中的明星玩家,他们毫不关注游戏,只崇尚操控效率,是手速最快、攻击最准、发挥最稳的玩家。
D. “数字群”是指电竞网游中的团队组织,在团队里,网游的基本评价单位仍是玩家个体,玩家须努力提高游戏效率武装自己。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A. 《完美世界2》中,玩家可以脱离升级打怪的竞争性主线叙事,成为一名单纯畅享游戏世界美景的游戏“观光客”。
B. 《热血传奇》中没有游戏结束的时间概念,玩家可以自行决定何时离开游戏,且游戏并不会因玩家的下线而结束。
C. 《绝地求生》中同队的伙伴之间也有可能在游戏初期寻找资源时发生冲突,这是该游戏核心机制中很重要的一环。
D. 《英雄联盟》中的ADC(一种攻击性职业)与其他玩家聊天,游戏效率就会大幅降低,游戏竞技的意义被解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无法获得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错误,原文第三段说的是“在此意义上,算学文本展现出其狭隘性,即玩家无法从中获得超越计算原理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可见是“无法获得超越计算原理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在原始时代,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氏族、部落;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在原始社会,部落之外即法律之外,氏族内部自由平等友爱的关系在部落之间统统不存在;在阶级社会,民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