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考试卷分析及2007复习建议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4 22:51: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00字。
望前车之覆 警后事之师
-----2006高考试卷分析及2007复习建议
山东枣庄八中南校语文组  张伟  277000
2006年语文高考已尘埃落定。在2004年的15套试题和2005年16套试题的基础上,2006年全国共有17套高考语文试题竟相亮相,一方面表明了表明了高考制度和教学改革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自主性、公平性、竞争性,调动了全国对高考制度改革关注的积极性,符合钱理群先生的“热爱脚下的土地”的教育理念。
综观今年的17套高考语文试题,有哪些特点,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命题有哪些走向,对2007年的语文高考备考复习有什么指导意义,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历年来,评价高考试题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稳中有变”。今年仍可以这样概括今年语文高考试卷。今年的语文试卷,更加注重对语文实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命题难度略有增加,一言以蔽之,注重语文素养,关注人文精神,是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最大特色,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导向。
新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宗旨和要求中突出了“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新的教育理念。高考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检测完成教学大纲的情况,也可以说,高考考试说明是与教学大纲紧密联系的。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题与新教学大纲的课改理念是一致的。我们先看看全国17套试卷的相同点---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试题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如全国II卷第19题“根据示意图,对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天津卷24题“为你班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