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课堂练习1
- 资源简介:
约3050字。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练习
基础知识填空: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当:①人君当神器之重____________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____________
③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
(2)休:①永保无疆之休____________
②行者休于树____________
③急解令休止____________
(3)克:①能克终者盖寡____________
②攻无不克____________
③克己复礼____________
(4)作:①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②舍瑟而作____________
③一鼓作气____________
(5)信:①信者效其忠____________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____________
③小信未孚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____________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________________
(3)人君当神器之重________________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________________
(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________________
(6)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__
(7)役聪明之耳目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____________
(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____________
(3)诚能见可欲 欲:____________
(4)择善而从之 善: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
(1)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役聪明之耳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题: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人君当神器之重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C.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董之以严刑
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而况于明哲乎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4.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奏疏,魏征以此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善始善终。
B.魏征(580—643),唐代政治家。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玄武门事变”后,他被擢为谏议大夫,参与朝政,先后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是历史上有名的敢谏之臣,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C.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帝王喜欢到郊外去打猎,就要想到最多只能去三次;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是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疏,有“分条陈述”的意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和李斯的《谏逐客书》都属此类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