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练习题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上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3 16:56: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650字。

  5.2《大学之道》 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①。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务无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②。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愿之言,无入之耳;批扦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③。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反之身者也。
  (节选自《墨子•修身》)
  材料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礼记•大学》)
  注释 ①〔丰末〕枝叶繁茂。②〔举物而暗,无务博闻〕连一件事物都不能弄明白,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见了。③〔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每天勤勉做事,志向日益坚定,事业日益兴盛。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畅之A四B支C接之D肌肤E华发F隳颠G而H犹弗I舍者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察迩来远”与《论语》十二章中的“迩之事父”中的“迩”意思不同。
  B.“其唯圣人乎”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都表示反问语气。
  C.“不足与游”与《鸿门宴》“秦时与臣游”中的“游”意思相同。
  D.齐其家,指的是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这是治国的前提。
  3.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墨子先指出“战、丧、士”的根本是“勇、哀、行”;接着以此得出推论,对人们作出告诫:根本的事做不好,就不要好高骛远。
  B.第二段墨子认为君子可以使身边的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既不听他人的毁谤之言,也不存伤害他人的想法。
  C.第三段墨子认为君子之道即廉洁、仁义、关爱、哀伤,这是不能伪装的,必须自身具备,才能做到内心慈爱、行为谦恭、言辞温和。
  D.第四段墨子先从正反两面论证不修身的后果——“不达、不果、必几、必惰”等,最后总结:功成名就不会凭空实现,要能反省修身。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修身,它们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