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00字。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复习训练之一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日照东港教研室 王修波)
【考点解析】
《考试大纲》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考虑到我国方言区的语音差异较大,高考只考查对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而不考查拼写。
纵观近几年的试题,不难发现,在命题形式上,有的没有出现字音,只要求选出读音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一组;有的直接考查对字音的认读;有的给出一个字音,要求选出与所给的字音全都相同的一组。鉴于异形同音汉字的误读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应引起重视;有的是对形声字也是形近字的考查,鉴于“读音读半边”已成为造成汉字字音误读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形声字的辨识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不容忽视;有的则是涉及对多音字的考查,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因此,要了解多音字形成的原因,据义定音。
近几年,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主要考查以下几种类型。
(1)同音字。有些字字形不同,读音却相同,而有些字字形相似,读音却不同。在同音字中混杂不同音的字,让人难以分辨。例如,“翌日”“对弈”“肄业”“游弋”“后裔”“双翼”中加点的字均读yì,“隘、谥”易误读为yì。再如,“秕谷”“匕首”“卑鄙”“如丧考妣”中加点的字均读bǐ,“媲美”“譬如”“毗邻”中加点的字习惯上误读bǐ。
(2)形似字。有很多形近字,易误读。例如,“诌”chǎn,因与“陷”“馅”字形相近而易误读为xiàn;其他如“嬴”yíng,与“羸”“蠃”“赢”形近,实际上除“赢”读yíng外,“羸”读léi,“蠃”读luǒ;再如,“拆”chāi与“柝”tuò,“赝”yàn与“膺”yīng,“舐”shì与“舔”tiǎn,它们的读音常被人弄错。2002年高考考查的就是这一个点。
(3)生活习惯造成的误读字。“酗(xù)酒”易误读为“酗(xiōng)酒”,“发酵(jiào)”易误读为“发酵(xiào)”,“粗犷(guǎng)”易误读为“粗犷(kuàng)”,“龋(qǔ)齿”易误读为“龋(yǔ)齿”,“订(dìng)正”易误读为“订(dīng)正”,“桎梏(gù)”易误读为“桎梏(kù)”,每年高考在读音题中都对此有所涉及。
(4)多音字。一是多音同义字。有些字在不同的词里,词义并无多大的变化,但读音却不同。例如“嚼”,口语中读jiáo,如“嚼碎”;书面语、合成词则读jué,如“咀嚼”。再如“剥”,口语中读bāo,如“剥花生”;书面语、合成词则读bō,如“剥削”。二是多音多义字。有些字字义不同,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例如,“曲”,作“弯曲”“不公正”理解时读qū,像“曲线”“曲径通幽”“是非曲直”中的“曲”;作“歌曲”“一种韵文形式”理解时读qǔ,像“曲调”“元曲”中的“曲”。再如,“数”,作名词时读shù,作动词时读shǔ(表示次数多),作副词时读shuò,像“数(shù)字”“数(shǔ)落”“数(shuò)见不鲜”。
(5)形声字。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但有些形声字不能用声旁来类推其读音。例如,“刹那”的“刹”读chà,不读shā。“纤维”的“纤”读xiān,不读qiān。“分泌”的“泌”读mì,不读bì。“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又如,“马厩”的“厩”读jiù,不读jì。“抨击”的“抨”读pēng,不读píng。“砧板”的“砧”读zhēn,不读zhān。
(6)方言字。我国疆域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