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关联阅读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25400字。
第四单元关联阅读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试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2008年出版的《信息乌托邦》中,阐述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新媒体平台为争夺用户注意力资源,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投其所好”的算法推荐成为流量争夺战中的利器。然而,在个性化推送大行其道的同时,信息偏食问题凸显,网民只看想看的,只听想听的,可能陷入自我封闭的“信息茧房”,最终强化固有喜好和偏见。
(选自《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茧房”》)
材料二:
媒介是依靠其传播的信息内容控制受众对其产生依赖。在媒介依存症中,真正控制人的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算法推荐工具正是控制内容的传播落点,在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让人陷入了工具奴隶圈套当中。智能算法分发实现精准信息匹配,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用户越来越依赖于算法,大量信息
1.下列有关“信息茧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个性化推送是信息茧房形成的客观基础。 B. 推送算法不当促成受众信息茧房的形成。
C. 喜好偏见的强化是信息茧房形成的条件。 D. 个人的偏好是信息茧房形成的主观基础。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媒介利用其传播的信息内容控制受众对其产生依赖的目的是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B. 依据算法统计原则,涉及用户群中最普遍的兴趣关注点的内容,都将被优先推荐。
C. 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用户越依赖于算法,智能算法实现精准信息匹配的精度越高。
D. 和现实环境相比,算法推荐形成的“拟态环境”,虚拟色彩重,更狭隘,不真实。
3.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减少“信息茧房”带来的危害?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语网络词语的越界蕴含了从口语到书面语、经民间跃入官方或正式语域的流动过程。无论是《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雷人”“宅男”“山寨”等网络热词,还是“给力”“任性”“硬核”等网络词语在官方媒体的广泛运用,都体现出汉语网络词语的增生变化呈现日益明显的越界趋势。如果说汉语网络词语的生成还只是汉语口语越界进入书面话语体系的话,那么越来越多的网络词语进入媒体语言甚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