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同步练习42
- 资源简介:
约6080字。
9.1《陈情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类
1.下列对课文涉及的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东宫: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国储所居,故又曰“储宫”。
B.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了乡试、府试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
C.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苏武传》)
通侯:是指爵位名,又称彻侯、列侯。秦代设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秦制,后来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二、选择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兴,帝号。这是古代社会的一种纪年方法,此外还有干支纪年法和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拜,授予官职,如李密《陈情表》中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而“不拜”指不接受任命。
C.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还有持节。
D.孝友,指的是事父母孝顺,对待兄弟友爱;与此相似的还有孝悌,指的是敬爱父母和兄长。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写文章的主要目的不外两点,叙述事实或表达意见。无论是哪一点,文章都应该写得明明白白,让人家看得懂,否则不是白说了吗?但是有些事,作者或不愿说,或不能说,或不敢说,不说又心有未甘,或想留个历史记录什么的,于是遮遮掩掩,转弯抹角。结果是,说了好像没说,没说却又说了一点。那种“既怕别人看不懂,又怕别人看得懂”的尴尬为难,是写文章的人最辛苦的事。
中国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圣人又以“温良恭俭让”垂教后世,写文章的人左支右绌、欲语还休,主因在此。
三国时代的李密,原仕蜀汉,晋武帝司马炎为巩固政权,拉拢前朝旧臣,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写了封信,说明他不能受官的苦衷,这就是有名的《陈情表》,入选为《古文观止》的名篇之一。李密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全靠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现在祖母年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