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ppt(课件+学案+章末整合全套52份)
- 资源简介:
必修1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1.2 时间和位移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1.2 时间和位移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2.5-2.6 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2.5-2.6 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3.2 弹力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3.2 弹力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3.3 摩擦力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3.3 摩擦力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3.4 力的合成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3.4 力的合成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3.5 力的分解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3.5 力的分解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4.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4.1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4.3 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4.3 牛顿第二定律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4.4 力学单位制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4.4 力学单位制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4.5 牛顿第三定律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4.5 牛顿第三定律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整合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整合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整合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整合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整合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检测(人教版必修1).DOC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整合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整合 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整合 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目标定位]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并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2.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3.知道坐标系和坐标系的种类.
一、物体和质点
1.质点:某些情况下,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突出“物体具有质量”,把它简化成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
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
3.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想一想:
2013年10月1日,丽丽一家坐高铁从北京到青岛,丽丽想测量列车经过一座大桥的时间,可不可以将高铁看做质点?
答案 不能;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是其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高铁的长度对测量时间有影响.
二、参考系
1.参考系: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这种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任意选择.但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得出的运动结果会有所不同.
想一想:
作为参考系的物体一定是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吗?
答案 不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选择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也可以选择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
三、坐标系
1.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建立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3.常见的坐标系的种类: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三维空间坐标系.
想一想:
2013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上,中国队选手陈静文在女子400米决赛中以53秒76的成绩成功卫冕.为了准确
……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目标定位] 1.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2.能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速率的概念.3.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1.坐标: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2.坐标的变化量:物体的位移可以通过位置坐标的变化来表示,用符号Δx表示.Δx=x2-x1,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时间的变化量用Δt表示,Δt=t2-t1.
想一想:
位置坐标的变化量有负值吗?时间的变化量有负值吗?
答案 位置的变化量有正、负之分;正值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负值表示与正方向相反.时间的变化量没有负值.
二、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2.表达式:v=ΔxΔt.
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1 m/s=3.6 km/h;1 m/s=100 cm/s.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想一想:
运动的物体位移越大,速度越大吗?
答案 速度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由于不知道时间长短,所以无法确定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公式v=ΔxΔt,表示的是物体在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3.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想一想:
请把相关的物理量连线.
时间 位置 平均速度
时刻 位移 瞬时速度
答案
一、对速度的准确认识
1.对概念的理解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不再是初中所学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其位置变化也越快.
2.对表达式的理解:
(1)公式v=ΔxΔt中,Δx是物体运动的
……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目标定位] 1.掌握加速度的概念,能区分v、Δv、ΔvΔt的区别,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2.能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3.能根据vt图象分析、计算加速度.
一、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a=ΔvΔt.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或m•s-2.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想一想:
速度越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越大吗?速度变化量越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越大吗?
答案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越大,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变化量很大,由于不知道时间长短,所以无法确定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加速度是矢量(填“矢量”或“标量”),它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2.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想一想:
物体速度为正,加速度一定为正吗?
答案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无关,速度为正,加速度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三、从vt图象看加速度
1.通过速度—时间(vt)图象不但能够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还能够知道物体的加速度.
2.从速度—时间曲线的倾斜程度(即斜率)就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比值ΔvΔt表示加速度.
想一想:
vt图象中图线的“陡”和“缓”与加速度有什么关系?
答案 vt图象中图线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图线越“陡”,表明加速度越大;图线越“缓”表明加速度越小.
一、对加速度的理解
1.物理意义: 加速度a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2.对加速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1)a=ΔvΔt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加速度a的大小与Δv、Δt大小无关,因此不能说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2)加速度a与速度v无直接关系.
……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目标定位]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2.会利用vt图象处理实验数据.3.尝试用vt图象表示运动规律.
1.实验原理:由纸带还可以间接测量瞬时速度,方法是以某点为中间时刻取一小段位移,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这点的瞬时速度.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用vt图象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小车不同时刻的速度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连接这些点.
想一想:
若在描点作速度时间图象时,有个别点偏离大致位置较远,该怎么处理这些点?
答案 在描点作图时,让图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图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图线的两侧,偏差较大的点舍去.
一、实验步骤
1.如图211所示,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图211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面挂上适当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二、数据处理
1.表格法
(1)从几条纸带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0点),每5个点(相隔0.1 s)取一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图212所示(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
图212
……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目标定位] 1.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含义,知道位移对应v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2.会利用公式x=v0t+12at2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解决有关问题.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的意义、特点,会用它处理简单的相关问题.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vt,在速度图象中,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t图象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围的矩形面积.
图231
想一想:
在上图中,质点在5 s内的位移是多大?
答案 速度-时间图象中矩形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由图可知质点3秒内的位移为3×3=9 (m),后2秒的位移为2×2=4 (m),5秒内的位移是9 m+4 m=13 m.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由vt图象求位移:
(1)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32甲所示,把物体的运动分成几个小段,如图乙,每段位移≈每段起始时刻速度×每段时间=对应矩形面积.所以整个过程的位移≈各个小矩形面积之和.
……
2.5 自由落体运动 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目标定位] 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性质和特点.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会通过实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在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3.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领悟他的研究方法.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可以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想一想:
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吗?
答案 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只有当空气阻力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时,物体所做的运动才是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一般的计算中,g取9.8_m/s2,近似计算时,g取10_m/s2.
2.方向: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想一想:
质量越大的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越大吗?
答案 不是,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只与物体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状态无关.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等于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公式均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想一想: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适用?
答案 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