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宇宙航行.doc
【课件设计】宇宙航行.ppt
【评测练习】宇宙航行.doc
评测练习
1.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使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使卫星脱离地球束缚的最小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2.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四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度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3.据某报报道,某国发射了一颗周期为80分钟的人造地球卫星,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这则新闻的真伪。
《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宇宙航行》系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五节,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体现了知识的力量,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另外,学生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积极性较高。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敢于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曲线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合理引导,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探究,获得新知。尽管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储备不足,猜想可能缺乏科学性,表达也许欠妥。但只要始终参与到学习情境中,五官体验激活思维,大胆猜想,敢于表达,就都能获得发展和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节知识应用与扩展的课程,所以设计时注意加大知识含量,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注意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这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惯,避免套公式的不良习惯。围绕第一宇宙速度的讨论,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卫星运动图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动脑、动口、动手。而电教媒体则为这一切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互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扩展可视性,实现对现实的形象模拟。本电教设计精心挑选了多媒体素材,对媒体的运用,力求体现引导认知性、体现逻辑性和现实模拟的真实性。在每个环节,先用媒体让学生形成感性认知,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观察与体验中思考,自觉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分层探索,再通过师生的讨论、分析、概括及应用,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将思维的发展贯穿于知识认知的全过程,是本课的一条主线。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知道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能够用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了解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及其意义;
3. 建立起关于各种卫星的运行状况的正确图景,理解卫星的运行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4.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