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PPT课件(21张).ppt
《杠杆》教学反思.doc
《生活中的杠杆》视频资源.mp4
第1节 《杠杆》 教学设计.doc
对《杠杆》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袁桂莲
在原来讲解杠杆这节课时,一般步骤是:先介绍杠杆的定义,五要素,然后再用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每次讲这节课都有一种感触,那就是讲了杠杆的五要素后,同学们对支点,动力和阻力都非常容易理解,然后讲到动力臂和阻力臂,学生很不容易理解,画力臂时学生只会机械的去画,本来画力臂就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突破难点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然后在讲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也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学生没有探究过程,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进行验证。并且此实验也具有局限性,只是对于水平平衡时平衡条件的验证,但杠杆的任意位置平衡没有做探究,学生每问出此问题,就觉得不能给学生一个可信的答案。签于本节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杠杆的教学目标,及分析学生的学情,最后确定了我的落脚点,特对本节课教学做如下调整:除了想把知识目标传达给学生,我更重要的是想要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分析概括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所以我把重心放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探究杠杆在任意位置平衡,归纳杠杆平衡条件,达到本节课的重点
第1节 《杠杆》教学设计
人教2011课标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认识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理解力臂的概念。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杠杆示意图的绘制,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分析概括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杠杆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科技的联系。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及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最后一章,涉及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杠杆》这一节中,《课标》对杠杆平衡有新的要求,即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既有实验探究的要求,又有知识方面的要求,而且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被列为学生必做实验。而且杠杆这节课又作为简单机械的第一节课,杠杆平衡条件又是其余各简单机械的理论依据。是贯穿于全部简单机械的主线,起到统领的作用。同时杠杆又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所以讲好这节课非常重要。
学习者特征分析
1、思维储备:八年级的学生正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过渡时期,抽象思维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
2、知识储备:学生对平衡已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使用实验中的测量仪器。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本节课的主要设计思想的最大体现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探索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体会复杂问题简单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杠杆示意图的绘制,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杠杆的平衡条件。
2、力臂概念的产生。
4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