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脑取材——使用选材“聚宝盆”的写作过程
作者:流水先生 时间:2007/5/12 1:33: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38
怎样才能做到“就脑取材”呢?
一、首先建立一个网络状的“素材库”。
我们平时准备的作文素材应该是很全面,很广泛的,但是确定写某个作文题后,写进作文的“材料”充其量也只有四五个,七八个,十几个。如果写议论文和散文,只有三五个材料详写,其余都略写处理。如果写记叙文,就是一个材料展开记叙描写就是了。因为我们无法知道考试出什么作文题,所以,要准备好写任何一个“话题”的作文材料。你的材料准备得越丰富,你就越有把握写好作文,否则,就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所以,我们要在自己的脑子里,建立一个作文素材库,这个素材库就是有许多选材的思路组成,当然这是一个开放性思路库,这里的思路可多可少,可静可动:死记硬背一部分,临考时又可以随时增加一部分。
以下提供选材思路13种
1、古今中外联想法: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眼前等;
2、角色变换联想法:教师、农民、工人、军人、学者等;
3、生活分类联想法:煮饭、买衣服、逛街、旅游、打球等;
4、区域范围联想法: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国家、世界等;
5、行业不同联想法: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科研等;
6、正反对比联想法:
7、自然世界联想法:打雷下雨、风霜雨雪、地动山摇等;
8、动植物世界联想法: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等;
9、平生所学联想法:小学学过的、初中学过的、高中一年级学过的、二年级学过的、三年级学过的。
10、新闻事件联想法: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
11、感动中国的人物联想法:
12、抒情载体——意象联想法:
13、“天地人”等构图意境联想法。
要常做“同类联想”训练。
使用这些思路选材的方法是,先胡思乱想,后逐步落实。
二、要在草稿纸上画出这个选材“素材库”。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考试的时候,你会有些紧张,你紧张了才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所以,在草稿纸上画出“素材库”的办法,专门给写作文有紧张感,或恐惧感的同学设计的。如果不将一闪而过的“回忆”材料记载草稿纸上,你想了很久,也不会选到“可用之材”。只有将想出来的材料明确地写在作文草稿纸上,你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围绕中心选材”的思考。
要提高这种思维能力,要经常训练“一材多用”思考。
三、快速分析这些材料是否可以使用。
能使用的材料,能围绕中心表达一定的道理或思想。有一部分材料在回忆中就明确了是否能应用,但是有部分材料需要斟酌一番才能发现,它也能扣住话题,能够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写“找准自己的位置,收获成功的人生”,我使用了“平生所学联想法”,只能想到“司马迁,林肯,刘邦,项羽”这几个例子,如果在脑子里,简单一想,这用这几个人物谈“找准位置”,很难找到时间的具体内容。如果把这些人写在草稿纸上,捉摸一番,就会大有发现。想到了“司马迁找准的位置是“写历史”,终于写出了《史记》;林肯找准的位置是“质朴和诚实”,终于靠这个当上了总统;刘邦找准了“礼贤下士”,成就人生,而项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个“沽名钓誉”,结果导致失败。这个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选出来的材料上,进行选材试用分析。能扣题的留下,不能扣题的放过。这些思路是:先胡思乱想,后逐步落实。
要养成写“作文题纲”的习惯。
四、将散乱的素材筛选整合成文。
你必须考虑好这个作文题,适合写议论文,还是散文,还是记叙文。
如果写议论文,就是用“事加理”的形式选材构思;
整体结构大体上有四种:
1、总分式;
2、并列式;
3、对比式;
4、层进式。
如果写议论性散文,就可以用“意象”选材构思的形式;还可以考虑用“意境”选材构思的形式。
整体构思是很灵活多样的。
平时要多看优秀作文,研究优秀作文的整体结构。
五、议论文和散文使用的语言修辞有所不同。
议论文的语言:叙事语言要简明扼要,概括准确。分析说理要鲜明有力。
散文的预言: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多用想象和联想。强化“意象”和“画面”。理和情都在其中了。
平时要多看优秀作文,研究优秀作文的语言特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