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安徽高考作文题
2007年安徽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看到这个题目,我打心眼里喜欢今年的高考作文题。
首先,这道题有浓浓的人文气息。“看妈妈”是这道题的核心内容,它蕴涵着浓浓的亲情。近年来,我们国家在不断倡导要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感恩”是这个时代主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看到了这个题目,相信每个考生都会发自内心地说:“我们应该孝敬妈妈,我们应该常看看妈妈!”又加之这个题目还有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词语“提篮春光”,更让这个题目充满了温馨。“提篮春光”其实就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就是要有浓浓的爱的付出。有了这样的“真诚”及“爱的付出”,“看妈妈”便有了切实的基础。“春光”,这是一个隐含着美好时光的时间限制语,有了这个限制语,便有了更好的环境依托。春光是代表着绿色,春光代表着希望,在这样的心情下去“看妈妈”,该是多么的情深意浓!
当然,大家应该注意,这个题目的主语隐去了。这主语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他/她”,也可以是可爱的动物。这隐去的主语更表明这个题目具有更深广的时代内涵及命题倾向。我们这个时代呼唤这种亲情能惠及世间的万事万物。
其次,看着这样的题目,我要说:宿构、抄袭的妄想肯定落空了!这个题目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宿构、抄袭设置了重重保险锁。这道题目的核心内容是“看妈妈”,因此,“妈妈”不是这道题目的写作主体。你必须将“看”字在文章中充分体现。因此,这篇文章写作的重点应落脚到“看”上。“提篮春光”是这道题的第二道防线。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内涵丰富,“提篮春光”应该是“看妈妈”的方式,也就是说,你必须“提篮春光”去“看”,否则其它方式皆不合题意。这“提篮春光”应是一种象征,它可以是你的一颗真诚的心,也可以是你浓浓的爱的付出。“春光”一词是这道题的第三道防线。这个表示美好事物的词语将“看妈妈”的情感进行了很好的界定。有了这个情感界定,文章的氛围也就有了确定,文章的叙事、写景、抒情、议论都有了特殊的界定。
最后,我也想指出这道题的不足之处。由于命题本身太关注几个限制语,就导致了这道题的写作有大量虚构的倾向。很多考生为了要迎合命题者的意图,必须要在“看妈妈”之前加上“提篮春光”这样的限制语,这样就制约了考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并且这道题本身的遣词造句也有毛病,“提篮春光”放在一起,也容易让学生误解,很多考生下了考场还是一头雾水:“‘提篮春光’是什么意思啊?”这样的提问不绝入耳。甚至有语文教师这样解释“提篮春光”:“提一篮子春光!”这种是可以的,但为什么要这样理解呢?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当然,这个题目也可以有其它理解:
1、篮当成量词理解成一篮。
2、春光,理解成“爱”,诸 如:爱心,笑脸,成绩或者成果,等等,最主要的是无论代表什么,应该是明媚的,正面的,积极的
3、妈 妈,也就是母亲,或者祖国了。
4、去看妈妈,也就是感恩了,报答了,养育之恩,关爱之心,无论是报答妈妈还是祖国,主题是感恩和报答。
对于这样的理解,也是可以的。
“搜狐网”当天就有几百网友对安徽高考题发表看法,有80%左右的人对题目理解有困难。其实这道题完全可以这样出:请以“看妈妈”为中心内容写一篇文章,但必须加上“提篮春光”(一腔爱心)两个词。这样就容易理解了。不知我的看法对否?敬请语文界朋友批评指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