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00字。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水平能力的测试。
旌中、绩中高一年级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必修一、二)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颓圮 pǐ 伶俜 pīng 矫翼jiǎo 跫音qióng
B.渔樵qiáo 击水jí 轻鲦tiáo 浸渍 zì
C.弄堂 nòng 庐冢 zǒng 租赁lìn 创伤chuāng
D.隽永juàn 解剖 pō 彳亍chì 愆期qiā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笙萧 荒芜 嘻戏 激扬文字
B.翌年 蓊郁 繁冗 熙熙攘攘
C.演译 沧桑 斑斓 夙兴夜寐
D.窒息 挈约 屠戮 绿草如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B.商标法规定,在商品包装、广告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和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能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C.凝视着老人慈祥的笑容,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半个世纪前的清华园。
D.为了防止意外事故不再发生,学生在迎考阶段不要参加动作较激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以免骨折、扭伤、皮肤肌肉挫伤等,避免和他人进行无谓的争吵、打架。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巴金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家》、《春》、《秋》被称为“激流三部曲”,晚年创作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讲真话的大书。”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D.散文的取材范围极广,写法灵活,有的缘情写景,以景衬情,如陆蠡的《囚绿记》;有的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有的借物抒情,托物寄意,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北欧经中东直到南亚,众多不同民族所用的语言,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而被统称为印欧语系;看来它们都起源于同一种古代的母语。那么这种母语是如何传播开来的呢?一种传统的看法可以称为征服论,认为是古代某一个好战的部族(一般认为他们居住在现在的乌克兰地区)不断向四邻扩张,同时把自己的语言强加给被征服的部族,近年来,这种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他们认为语言的传播同农业技术的传播密切相关,而古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不是通过信息交流,而是由于农民自身的移居,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土地,于是古代农民就向周邻移民,寻找耕地,并把自己的语言带到新移居地区。
考古资料表明,大约距今一万多年前,农业生产开始在土耳其南部、以色列等地区发展起来,经由巴尔干半岛逐渐由东向西,由南向北,至距今大约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