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群阳光”的行动报告,关注贫困学子的上学求助
2007年6月,由扬子晚报与搜狐教育频道共同举办的“2007利群阳光贵州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本报举行,39名获得资助的阳光学子每人得到5000元助学金。
自今年“利群阳光”助学活动启动以来,本报陆续接到全省各地贫困学子的求助,经逐一审查,最终选定了王金勇、高朝忠等4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作为资助对象。
昨日上午,获得资助的39名学生及部分家长来到本报参加了助学金发放仪式。39名学生从浙江中烟公司、搜狐教育频道和本报3家单位的领导手中接过5000元助学金。
来自浙江中烟工业公司的郝亚军说,浙江中烟工业公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学子“在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不再流泪”;搜狐教育频道主编冯志军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帮助更多的贵州贫困学子走进大学校园。本报常务副总编孙雁鹰说,每一个学子就是一束阳光,大家加起来就是一片阳光,希望阳光学子们在得到帮助后,用自己的力量感染周围的人,将阳光洒进每个人的心中。
另外,毕业于遵义县鸭溪中学的刘之航未到场领取助学金,希望他尽快与本报联系,主办方将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把助学金发到他的手中,若5日内没有联系则视为放弃。
第一站:坯房中辛苦长大的孩子
初进张育超的家,我们被间间都是危房的三间土坯房所震撼,张育超与弟弟、奶奶住在其中的一个土坯房中,屋子里灯光昏暗,即使在白天也难以看清堆放的杂物,炕上的席子由两张破席子拼凑而成,被褥破旧,门边旧式缝纫机是张育超和弟弟张育科的“写字台”,上面堆放的作业本被屋子露雨浸湿的斑驳水迹清晰可见,兄弟俩一个以缝纫机作课桌,一个趴在炕上完成作业,长期昏暗的灯光和不正确的读书姿势造成张育超800度的近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张育超却以510分的成绩被西安财经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弟弟秋季开学也将进入紧张忙碌的高三生活。
年近60岁仍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下肢瘫痪,母亲患有先天性聋哑,不能与人正常交流,80多岁高龄的奶奶平日里颤颤巍巍地给兄弟俩做饭,且身患肺气肿,半夜听到奶奶咳嗽地厉害,无论自己多困多累,张育超都要坐起来扶起炕那头躺着的奶奶为其捶捶背。
与弟弟暑假工地搬砖筹学费
家里经济极度拮据。回忆起小时候,小育超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别人家都有了电灯,而自己家里却依然要继续使用煤油灯度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想法那时就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小育超的心中。初三毕业的那年暑假,小育超背着反对他打工的奶奶、爸爸、妈妈,毅然去了“黑包工”小工地上搬砖挣钱,冒着拖欠工资甚至被拒付工资的危险,抱着“哪怕只能挣五六元钱”的信念,小育超咬牙坚持着。遇到大热天,光着脊梁汗流浃背搬着一堆堆沉如巨石砖头的小育超快有些撑不住了,然而,想想即将无着落的学费、想想奶奶治病买药的药费,小育超咬紧牙关挺了下来。
由于干活卖力,以至于一到放假期间,工地上的小工头都到家里来找育超去工地搬砖。小哥哥一岁的弟弟也从初三毕业起利用暑假期间到工地上干活,兄弟俩每月搬砖挣的五六百元钱,400元给爸爸用来贴补家用,50元再给奶奶治病买药,剩下的钱用于自己买学习资料、交杂费。打工从初中到高中,兄弟俩的搬砖报酬从最初的1天10元涨为1天35元,育超的眼睛里满是欣慰与希望,“这个暑假做了将近2个月的搬砖工,报酬应该能拿到2000多元,家里再向别人借点儿……”,第一笔大学学费像是有了着落。
苦难的经历并不是 我博得人们同情的资本
被生活苦难磨砺的张育超,眨眼间已经长成了一米八的大小伙子,平日里最疼年迈多病的奶奶,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给奶奶买药。洪战辉的那句“贫穷不是接受捐助(博得人们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是张育超经常在心里说给自己的话。
陕西的冬天干冷清冽,每天我在上学的路上从家跑到学校,一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身体暖和。就这样,张育超爱上了跑步,长跑、短跑一直是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地念完大学,努力地找到一份好工作,让家人能够过上宽裕的生活,让奶奶、爸爸、妈妈安享晚年是张育超目前最大的心愿。
第二站:乡亲为双胞胎摆宴庆功
上午10点,黄桥通往刘陈镇吴庄村的乡村公路旁,一名身材瘦削的大男生半靠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好像在等人。我们的直通车从他身旁开过后才反应过来:是吴益鹏吧!倒车,询问,满面书卷气的他露出特阳光的微笑,爽朗答:“yeah,我就是!”
沿着泥泞的黄土路,在去往自己家的路上,益鹏说,一会儿你们看到的我们家,可能不是想像的那么穷,还有小楼呢!果然是2层小楼,不过比较简易,屋里也只有桌椅等几件简单家什。
听说记者来了,村支书和村主任特地赶过来。“这个家太不容易了,”村支书说,吴益鹏的父亲吴长江原是当地镇医院医生,医术好,人也特别好。夫妇俩育有一女两男。1997年,吴长江病故前夕,这个家还住在老宅的危房里,是村里乡亲及吴家亲友一起出力帮他们盖了这个房子,才了了吴长江的心愿。吴长江去世后,留下三个孩子,靠益鹏妈妈做农活艰难维持生活。为确保益鹏兄弟上学,1998年,当时正上初三,成绩同样优秀的益鹏姐姐含泪辍了学。
兄弟俩好学上进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当地的好心人。考上高中后,兄弟俩每学期1000多元的学费得到学校减免;一家私企每月给益鹏提供100元生活费。高考分数出来后,村里还破天荒为兄弟俩摆酒席庆贺!但拿到高考分数,在经历短暂的兴奋后,兄弟俩和母亲还是犯了愁。看到《扬子晚报》“利群阳光助学活动”的消息后,兄弟俩热切地和报社联系。益鹏说,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我们兄弟只希望有一个能获得机会,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别人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