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推迟上学时间难在哪?
作者:不详 时间:2007/9/4 13:42:40 来源:人民日报转载 人气:606
把上学时间推迟一点,看似一种微观举措,但意义不可小觑。此举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何乐而不为?赞成者主张在中小学校普遍推广,犹豫者却认为阻力重重。
孩子上学晚一点,接送孩子与上班时间排不开,有些家长会不赞成;城市里,上班与上学高峰重叠在一起,造成交通拥堵,有人会有疑义;担心上学时间短了,影响教学质量,有人会有顾虑……其实,这些并非主要矛盾,石景山区的做法表明,由推迟上学时间带来的一系列具体问题,都可以通过管理和协调来解决,不会成为改革的主要羁绊和阻力。
此举究竟难在哪?透过目前的教育背景分析,症结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环境中,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难以减轻;二是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前提下,就近入学的政策难以实行。
都知道孩子课业负担重,减负的呼声喊了多年,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中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课越上越累。高三、初三的学生且不必说,谁要提为他们减负,一定会受到众人的讥讽。其他学生可以轻松点吗?许多家长和老师也会说:不能!我们减负了,别人不减怎么办?我们孩子和别人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是不是一种教育不公平?把上学时间推迟点,让孩子多睡会儿,当然没错,可是由此造成的课业损失怎么弥补?我们孩子在升学竞争中考不出佳绩,责任谁来承担?这样的心态和观点,在家长和教师中不能说没有代表性。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孩子的课业负担怎能减轻!
试想想,如果按照《义务教育法》精神,把就近入学政策落到实处,便可以大大缩短孩子们上学的路程。学校就在家附近,小学生也不必家长接送,早晨上学可以更加轻松和从容。在这种环境里,让孩子晚起会儿,多睡会儿,悠闲些,健康些,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在日本,绝大多数小学生就近上学,不少孩子从一年级起,就不用父母接送。邻邦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借鉴?原因很简单,教育发展不均衡。我们的家长并不情愿舍近求远,而是因为不同学校差距明显,不把孩子送入名校,似乎就会耽误孩子的锦绣前程。于是,一些社区里的普通学校门可罗雀,招生不满额;一些有名的学校却门庭若市,凸显“名校效应”。
推迟上学时间,本来并不复杂,之所以议论纷纷、阻力重重,就是因为在应试教育和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很多人都不愿打破现有的教育生态和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景山区迈出的虽然是一小步,但也触到了基础教育的敏感神经,不失为一种可贵的示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