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调查报告
作者:珊瑚 时间:2008/1/21 16:20:2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631
课题成员: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现在大多数学生对课后作业怨声载道,要求减负,减少课后作业,而老师似乎不大赞成;同样的作业量却育出了成绩不同的学生。究竟课后作业宜多宜少,值得探讨。虽然个人的主观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学生的成绩跟课后作业的数量、质量、方式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决定对同学们的课后作业情况展开调查研究。
二、 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我们对这114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后对课后作业对于学习的作用及影响得出结论。
三、 调查分析
1、 作业的数量及其难易程度
不同的学生对作业总有着不同的看法,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也影响着完成作业的质量,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究竟大家是怎么看的呢?调查数据如下:
(单位:人)
项 目 认为课后作业 希望课后作业 希望课后作业
很多 较多 适中 较少 很少 很多 较多 适中 较少 很少 很难 较难 适中 较易 很易
较 好 生 18 25 12 1 1 1 0 18 15 23 3 12 29 3 10
普通学生 26 20 5 3 3 2 0 25 21 9 2 8 28 5 14
总 计 44 45 17 4 4 3 0 43 36 32 5 20 57 8 24
表中,认为课后作业较多的有45人,适中的有17人;希望课后作业较少的有36人,适中的有43人。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作业量偏多,而希望作业量适中偏少。有57人希望课后作业难易适中,有20人希望偏难些。也就是说有大部分人希望作业能具有一定难度,而不要太过于简单。我们认为,适当的难度能激发我们的思维,增强我们的钻研精神;而过于简单的题目,既没有什么锻炼的效果,又浪费了时间,久而久之,会使我们的思维迟钝,不爱动脑思考,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下降。而难题常可锻炼我们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我们的思维日益敏捷,做普通的题目时也会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希望老师们在布置作业时能适当加深题目的难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3.9%的同学光是完成书面作业就用去了2—3小时;而大部分的同学希望能将书面作业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以留有更多的课余时间供自己支配,当然这中间还包括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时间。
我们还发现,有75.4%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有15.8%的同学更是在6小时以下。而报纸上说,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少也应保证在8小时以上。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必然会打瞌睡,从而影响听课效率。
2.课余时间的安排
作为学生,努力读书固然重要,但如果终日只是抱书苦读,而不融入社会,最终只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人生是丰富多彩的,随要你去细细品味,感受生活的美好。
下面就来看看同学们周末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从调查中得知:
可见,同学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所以我们也希望老师们能多留些课余时间供学生们支配。
3.近视程度
沉重的学习负担,使我们桌前的书越叠越高,也使我们的镜片越戴越厚。 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下面就来看看在我们调查的同学当中的近视状况。
较好生:共 57 人,近视46人,占80.7%
普通生:共 57人,近视38人,占66.7%
总 计:共114人,近视84人,占 73.7%
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我们需要好好的去保护它。同时近视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严重的会造成视网膜脱落,从而造成失明。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课后作业重在质量,而不在数量。老师在布置作业选题时应注重“少而精”,并适当加深题目难度,尽量丰富作业形式。同时能多留一些课余时间,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使我们在丰富的信息时代学到更多的知识,以补充课内知识的不足,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