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五重“错位”
作者:重庆一中 杨晓康 时间:2008/1/30 3:40:1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40
错位一:达达的马蹄清脆地敲击在青石的街道,伊人寂寞的心底忽然有一阵惊慌。向晚,寂寞的城中阒无人迹,那达达的马蹄声音挟着不可言之的威力撞开了伊人虚掩的心扉。伊人或许此时面色泛红,或许已经在古旧的铜镜前坐定,对镜细贴花黄。那马蹄声由远及近,伊人插银钏的素手或许在发抖了,心儿也在抖。伊人的小手正准备掀起重帘,达达的马蹄却渐行渐远,终于小城又归于寂静。伊人黯然神伤。全诗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此:达达的马蹄满载希望而来,而希望却在转瞬之间化成失望。那希望越美丽,错误就最美丽。这第一重错位正是作者精心构造的美丽错误,其中隐隐地郁结着诗人的独有的浪子情怀。
错位二:“我打江南走过”,“达达”的马蹄声从音律上听来短促而有力,这个象声词当然有中国古典象声词的风度,但是也正好暗示了马蹄踏青石板的力度和速度,过客匆匆。难怪,伊人被急促的马蹄声扰得心神不定,对马蹄寄予了更多的希望。然而,马蹄或许根本就没有在窗前徘徊过,而复又达达地驰过。过客宛如幽昙匆匆,美丽而让人怅惘。在窗帏之内,女子近乎时间凝固的等待将时间和心理无限地延长。“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容颜一如莲花开了,又落了。从粉面佳人到鱼尾游向眼波,等待是最容易让人老的。这生命中的春季和夏季已经走向了初秋,凉风簌簌,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在娇羞中走向凋零。或许,这一重错位正是造成错误的原因。
错位三:春来万物苏醒,东风徐徐,吹起水面涟漪,柳絮飞扬,飘若漫天的思绪。莲花已经开始长出尖角,一只红色蜻蜓在上面停立。每年如此,亘古不变。今春却不同,春天刚到,已如暮秋。这个春天的景色因为伊人的漫长守侯而萧索漫长,了无生机。伊人浓重的忧伤从心地徐徐飘出,感染了春色,春色似乎也在等待一个能带来春天生机的寂寞蛩音。错位三,春景本该生机勃勃,此处却萧瑟寂寞。
错位四:伊人心有郁结,等待归人不至,心生娇嗔,索性关了窗扉。归人又不至,嗔怪益甚,不如掩了春帷。东风早已是吹不入心儿了,柳絮无心乱舞,却总舞不入心城,连阳光也被遮住了娇羞。伊人似乎心已如铁石,冰冷如青石的街道。终于,伊人将自己的心围成了一座小小的寂寞的城。伊人浓重的忧伤给本诗增添了几分忧伤的气氛。然而,你错了,即便是掩了春帷,你却可以猜想,伊人的心里仍然是躁动不安的,她可能会掀起春帷的一角,偷看一眼。即便是关了寂寞的小小的城,伊人也在细听蛩音有无。错位四,伊人表面的浓重的忧伤与焦急强烈的心理期待形成奇异错位。诗人深谙女子心理,繁笔绘就的忧伤女子形象敌不过一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漫长季节的等待怎不让人焦急,马蹄响来,自是美丽异常。
错位五:诗句的错位运用给本诗带来了丰富的画面想象。说“莲花的开落”而不说“开落的莲花”,将时间推进的漫长无遗地交给了等待,让等待却体验这莲花开落之间的惊喜与怅惘;说“青石的街道向晚”不说“向晚的青石街道”,以饱和的音响收煞,以时间的嬗递顺序为基准,见青石街道渐次向晚,光影变幻,小城渐渐入暮;说“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不说“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化呆板为灵活,去俗成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地表现了思妇那种愁肠百结的心理:说“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而不说“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打破了因果关系的正常秩序,把错误的原因摆在最后,并加用意味深长的省略号,给本诗造成意言而未尽的效果,诗歌在参差的句式中闪发出了异常的光彩。
地址:(400030)重庆一中语文组 杨晓康 电话:023-60606469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