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自有铁金刚,愿作涅槃伟凤凰——仅以此文献给我的学生朱晓雷

作者:索生彪  时间:2008/3/6 13:51:1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89
  2008德汇国际广场的火啊!
  你使咱乌鲁木齐伊始的新年如此沉重,如此压抑!
  你使我头顶的天空阴云密布,使我的心头针扎一般的疼痛!
  这是烙在我生命中的痛啊!
  几天来,心中堵得慌,憋得闷,不知该从何想起,从何写起,对我(他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教过高中三年的学生——在这次火灾中牺牲的英雄——朱晓雷的丝丝缕缕的往事,似乎什么也想不起来,又似乎一切就在眼前……
  怎能忘怀——
  1997年8月20日,刚升入高中,十天军训,学校篮球场上,我们请的教官是86891导弹营的官兵,在他们的训练下,同学们认真完成着教官的指令。那几天,天气格外地热,毒日高照,大家立正、稍息、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齐步走、正步走……反反复复做着这些动作,个个头上都是汗津津的,有的同学的校服背上都湿了一大片,你的脖颈处全是汗水,而你那认真的劲头,刚毅的表情,挺直的腰板,俨然像一位士兵。
  你总是在训练的休息时间,围在教官身边,坐在篮球场边的台沿上和他谈这谈那,你还把教官的军帽戴上,笑嘻嘻地说:“怎么样,像个军人吧?”同学们则在一旁戏谑道:“像!就是赖了一点,看你那嬉皮笑脸的样子……”军训会操表演大会上,你被评为优秀标兵;
  怎能忘怀——
  紧接着,9月份开学,学校选定我班(我班是军训优秀班级),让我们担任开学第一周的值周任务,因为是停课值周一周,负责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这也是学校尝试的新的值周制度。前三天,你和其他三名同学被分到门岗,门岗的任务是全天站立在校门口,迎送进进出出的师生及接待到校的其他社会人士,并做好登记工作,是最辛苦的,而你完成得是那么出色。赢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后三天把你换到楼内服务组,在为各办公室打水送水的工作中,你总是跑前跑后,乐呵呵地完成着任务,很是爽快而幸福,特别是碰到初中教过你的老师,尤其是带过你的班主任杜英老师,你总是和她(们)聊半天,大谈特谈上高中的感受,谈值周的新鲜感,后来你还把这些感受写在札记中了。我清楚地记得你写过这样的话:“站门岗的确辛苦,但看着师生进进出出,迎送着他们,或来校办公的人们,你登记下他们的名字和到校时间,再给他们指指路,觉着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特别是下午,很累!而看到本班的同学,或自己要好的朋友从你身边走过,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辛苦了’的话语,总叫你感动,觉着:值!特别是哪个好心的同学再给你送一支冰棒,更是幸福。”
  停课值周,难忘!它历练了你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让你们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服务意识,什么是主人翁精神;怎样珍惜时间,怎样管理学校,怎样当一名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如今回想起来,它留给我的又是哀婉无尽的思念和透辟至深的人生感悟。
  怎能忘怀——
  1998年,我们高二(6)为迎接学校一年一度的“五月文艺之花”的演出,我请了石化一幼的宋老师来教大家排练“士兵进行曲”。当选男生演员时,你第一个举手就报名了,这在我心中印象非常深刻。你弯腰前行的姿势,那踏步转身的军姿,那严肃标准的军礼,似乎是生活化了的艺术。
  演出是那么成功,我们获了一等奖。紧接着,在当年“八•一”建军节,我们在学校党支部领导的带领下,又到86891导弹营去演出,演出结束后,我给全体演职人员拍照留念,又让音乐老师高莲芳给我们班的演员拍照,而你,就站在我的左面。这几天,我从影集里把这些照片找出来,一一遍又一遍地,反反复复地看个不够,还把它拿到学校,让老师们反反复复地看,反反复复地回忆着这些往事,历历在目,它是那么亲切,又是那么令人心碎……
  怎能忘怀——
  1998年3月8日,为迎接“三•八”妇女节,我精心组织了“孝敬母亲”的主题班会,你和陈阳担任主持人,地点在新楼一楼大厅。我们诚邀了几名同学的母亲,我清楚地记得有你的、周晓晨、黄苛、王悦、王芸、刘慕欣、陈露等人的母亲,她们坐在大厅靠门那边,其他同学围坐在四周,你和陈阳在大厅中央主持,其间,你和戈小佩、马伟几个“乐手”还弹奏吉他演唱了《烛光里的妈妈》。在班会结束语中,你放声朗诵道: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还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  ……   
  有一些事,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瓦砾;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鼎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这是我曾给你们推荐的毕淑敏的散文《孝心无价》啊!
  现在重读这些文字,心中是怎样的痛啊!在“尽忠”和“尽孝”两重的选择下,你最终选择的是“尽忠”。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心烈肺般的豪壮选择啊!又是一种怎样的舍生忘死的选择啊!你用热血忠魂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英雄赞歌!
  和平时代,我们需要崇尚英雄!
  怎能忘怀——
  1999年7月6日,我组织咱高二(6)班到菊花台旅游,临出发前,你问:“索老师,到山上我们能不能喝点啤酒?”我说:“喝酒?嗯!看在你朱晓雷的面子上,我答应男生可以喝点啤酒。但别忘了我们可要一起喝呀!”我是想要同学们适当放松,尤其是男生可适当“放纵”一下,等到明年高考时,想想去年咱们在菊花台游玩的情景,那是怎样的一种动力啊!当天晚上,你们几个调皮鬼,在蒙古包拉开喝扎啤的“序幕”,喝着喝着,觉着不过瘾,就使出一招:抓石子,看谁行,抓石子败下阵来的罚一杯!你们没想到,我是抓石子的高手,结果,你“牺牲”N次,喝得最多,以至多次跑出蒙古包去解决“下水”,留在蒙古包内的同学,则哈哈大笑……第二天,我组织咱们爬山,又是你第一个爬到顶。当我和其他一些女生在草坪上歇息赏景时,你带着一些男生和个别女生,则要爬那更高的山。两个多小时之后,你们从远处的山上慢慢下来,回到我们的身边,又是说,又是炫耀,那得意胜利似的表情,怎能抹去?
  那山,那景,那人,至今想起来,都是一种甜蜜而伤痛的回忆!
  怎能忘怀——
  1999年的4月份,那一阵,我班某同学因种种原因(主要是心理障碍,感到压力太大)不想上课,一个人呆在家里,家长也无可奈何,苦恼得不得了,向我求救。因为家长要上班,他一个人呆在家里怎么办?作为班主任的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于是,我和该生家长及班委商量:让同学组成几个小组,轮流到他家去做说服工作,去感化他,去教育他,让他跟上我们这个班一直到高三。你和摆亮、罗珊娜分到一个组。有一天下午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又到某同学家去准备做说服工作。当我们来带某同学的家,敲门,某同学在里面就是不答应,闷在里头,不开门。我们明明知道该生就在里面,很是着急,生怕他出什么问题,后来,我们走出楼道,站在楼下使劲喊某同学的名字,他还是不应答。你一看,急了:“老师,让我从防盗栏爬上去从窗户进去吧?反正二楼也不高,不要紧!”我也怕某同学在家别想不开,有个什么闪失,一看二楼阳台窗户半掩着,又看到你那坚毅的表情,就答应了。还没等我们几个反应过来,你就已经爬到二楼窗口了,罗珊娜喊道:“小心点!”你回头开玩笑地应答道:“往后点,我摔下去别砸着你了。嘿嘿!”只见你推开窗户,一个纵身跳到室内,我们这才放下心来,于是我们赶紧跑上二楼,你已打开房门。进到某同学的卧室,大家开始做说服工作……虽然这个同学后来蹲级了,但我们的工作没白做,心理疏导,同学的关爱使他有信心在下一届学得更好(事实证明该生在2001年的高考中,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
  而你——朱晓雷啊,那次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你怎舍得你的同学!尤其是有困难的同学,在你心中有占有重要的位置啊!
  怎能忘怀——
  那次,1999年12月30日,在辞旧迎新,迎接21世纪到来的班会上,我们全班同学包了饺子,你还弹奏了吉他。当年级的老师们来到咱班慰问演出,你看到我们几个男老师男扮女装跳维吾尔族舞,你快笑破了肚皮,坐在座位上的你,用手直拍(不,简直是砸)桌子。我虽然在跳舞,但我看得很清楚,那天真快乐的表情,是上高中近三年来少有的。我还记得,你把煮熟的饺子塞给我嘴里的情景……怎么,现在却那么弥足珍贵!
  怎能忘怀——
  学校每年一度的篮球比赛,你总是主力队员之一,组织队员拼杀;运动会,操场上的田赛投掷处,你掷铅球,扔标枪,为班级争光;新楼的楼梯口,我班的室外卫生区,每年冬天的扫雪,你总是默默地抢着扫雪,铲雪,至今我还记得你在楼梯口剁雪的身影,干完活后,你和胡凡同学总是走在最后,看看有没有落下的工具。有一次咱班的暖气跑水了,在总务人员还没赶来之前,你和同学们拿着盆子往外舀水,鞋子和裤腿全湿了,我让你回家换鞋子,你又笑嘻嘻地说:“没事,一会儿就干了。”后来,我把我的运动鞋让你换上,你还推让了一番。
  现在我耳旁还回响着你走路时鞋子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响声呢。
  你小子就是这样啊,累活苦活你总是抢在最前,班级荣誉在你心中比啥都重。
  朱晓雷啊!你这一走,真是让老师“不思量,自难忘”,让老师何处去“话凄凉”啊!
  我手捧着你们2000届的毕业照,看着我们曾经在军营的留影,回想着一切往昔的点点滴滴,泪水止不住地又流了下来……
  我在心底反复念叨着一首军歌《西部好儿郎》——
  儿当兵当到多高多高的地方
  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
  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
  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好地方
  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
  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
  儿知道娘在三月花中把儿望
  娘可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
  寄上一张西部的雕像
  让娘记住儿现在的模样
  ——这,就是咱军人的魂呀!
  在悲痛中,2008年元月5日,我在高二(2)、(5)班上课(这学期的最后两节课)前,我让全体同学起立,为你——我心中可爱可敬的学生,我现在的学生心中的学长——革命烈士默哀三分钟。同学们的表情是那么严肃,他们一改平时的嘻嘻哈哈,顿时,教室里安静异常。我怎能忍住埋藏在心底的泪水?任凭眼泪流个不止……教室里是一片哽咽哭泣声……
  我似乎仅能做这样的事,用这种方式来纪念烈士,来表达我的哀思。
  于是,当天下午,我就将乌市一位亲人发给我的一条短信立即改写,以此来缅怀我可爱的学生——
  2008年的第一场火,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停靠在钱塘江路周边的一切,见证了德汇大楼漫天的火焰。2008年的第一场火,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你那两天两夜的烈焰,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忘记了火光冲天浓烟蔽日的感觉,比衡阳特大火灾更近一些。忘记了窗外的北风凛冽,再一次把灾难恐惧与伤痛重叠。是你的火焰毁了我的一切,是你的疯狂让我的心再次破碎,是你的肆虐燃烧熔化德汇,是你的无情光焰改变了季节。
  火中自有铁金刚  愿作涅槃伟凤凰!
  你,做到了。
  如今,大火虽早已被扑灭,可那熊熊的火焰却在人们心中燃烧着;警戒线虽撤了,可那震撼和感动却长留在人们心间;你和其他两位烈士走了,可你们的英名和事迹却被传颂着!直到永远,永远!
  你——我可爱可敬的英雄——一路走好!
  在此,奉献上我最崇敬的心情,献上我这篇微薄的文章,以此,来纪念我可爱可敬的学生——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朱晓雷。
  陶潜在《挽歌》中写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想,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愿英雄的灵魂与青山同在,与日月齐光!
  你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乌鲁木齐市第61中(原石化高级中学) 索生彪
   2008年1月8日

文章评论

共有 5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不记得我了吧 于11-24 08:53发表评论: 第5楼
  • 我是2000级的学生,现在大学毕业4年了,还记得索生彪老师,挺好玩的吗,呵呵。好怀念高中的生活。。
  • en 于12-02 18:14发表评论: 第4楼
  • 老师,你好棒
  • 石军 于07-03 15:47发表评论: 第3楼
  • 你写的很好,希望你能写出更多好的文章
  • 石军 于07-03 15:47发表评论: 第2楼
  • 你写的很好,希望你能写出更多好的文章
  • liangling 于03-12 22:00发表评论: 第1楼
  • 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