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明目启思——题记拟写指导
作者:佚名 时间:2008/3/21 17:37:1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256
那么,作文中如何拟写题记呢?
一、悬念式
以题记创设一个悬念,在读者阅读正文之前就产生一种迫不及待往下读的兴趣。2001年,一江苏考生写的《一生的思索》,其题记是:
可笑的我啊,竟要有一生来思索这样一个问题。
此考生在题记中故意设置悬念:“我”之“可笑”在何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要用“一生”来思索?这样,读者便有迫切阅读之欲。2002年一考生写的《那山、那月、那人》,有这样的题记:
一面是贫困愚昧的小山村,一面是繁华与现代的城市,这位刚毕业的师专学生将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同年,江苏一考生在作文《渴望生病的女孩》中拟写的题记是:
如果我告诉你有人是那么渴望生病,而且是轰轰烈烈地生一场大病,你是否会相信呢?
这样的题记,将悬念推到读者眼前,刺激了读者的阅读情绪,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交代式
以题记的形式,对故事背景或写作缘由作一个交代。如2004年一山东考生作文《老槐树下》的题记:
每到盛夏,炙热的太阳烘烤着油油的绿叶,蝉在绿叶丛里不停地嚎叫。
作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老槐树下,显然这个题记是交代故事背景的。2004年重庆一考生作文《独上高楼》的题记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开篇引宋代词人晏特殊的《蝶恋花》中的名句作题记,暗示了文章的背景,显得别开生面。有同学写的《撕开历史的伤口》,其题记是:
听唐家璇外长的一席话,我若有所思,义愤填膺,挑灯急书,以释胸怀,得此文。
以此作题记,将写作缘由作了交代,让人知其写作的缘起,令人未见其文而先感受其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注释式
借用题记,对题目内涵作一具体的解释,让人对内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陕西考生2000年写的《五彩的幸福》,其题记为: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此题记,诠释出幸福的多彩性。一同学写的《感受高中》,题记是:
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路途中的每一草,每一花,使其五彩缤纷。
此题记对高中生活的感悟作了诗意的阐发,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003年云南一考生满分作文《与你同行》的题记是:
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着水,一个负着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共进时,就产生了智慧。
这个题记形象而深刻地对“与你同行”这个题目进行了解释,言简意赅,表明了考生对感情和理智关系的认识。2004年山东省满分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其题记是:
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
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
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用一组排比句式对“相信自己和相信别人”这一话题做了破解,否定了两种错误的的认识,肯定了正确的做法。
四、揭旨式
以题记来揭示主旨,让读者多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与把握。2003年甘肃一考生作文《追逐》的题记是:
我不一定在快乐地活着,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中的快乐。
作为以此为题记,点明了了文章的主旨:追逐生活中的快乐。宣示着作者积极的人生理念,令人干事其情感的炽热、生命血液的奔涌。2004年甘肃一考生《心的舞台》,题记为: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此题记直接把文章的内涵提炼出来,豁人眼目,便于读者迅速把握。2003年年吉林一考生写的《血浓于水理大于情》写了这样的题记:
像有云常常就会下雨,像空穴常常会有来凤。感情直接关系到认知,它常常影响着对事物的判定。
这样的题记,使读者一下子就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同年,同是吉林的一考生满分作文《漫谈“感情”“认知”》,题记是:
同是对“修墙”“防盗”的预见,却产生“聪明”或“被怀疑”的结果。“感情”竟能如此地左右着“认知”,心的小舟啊,在文化的河流中求索……
这个题记通过对材料的简单解释,将“感情”与“认知”二者的关系诠释得非常明白,点明了作者的态度和议论的中心。
总之,好的题记会收到“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至于用什么样的语句作题记,并没有限制。你可以用名人名言,也可以用你自己的语言;可以用诗句,也可以用谚语,甚至一则小故事。笔者要特别指出的是,题记要有诗意,有一定的抒情性;或者要有哲理,给人一定的启示。一般说来,题记中带哲理味的多些。但是不论是哪一类的,必须要与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否则会让人感到华而不实,在投机取巧。更重要的是,题记不能过于晦涩难懂,让人读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