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才能减“困”

作者:太和中学 李名发  时间:2008/5/1 12:29: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2
  “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困最累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改编的歌词虽含有戏谑之语,但也反映出了当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身心疲惫,比谁都困的现状。
  我是一位毕业班的教师,每天看到一个个在书桌前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睡眼的学生,我真想让他们美美地睡上一觉。但繁重的教学任务,巨大的升学压力,我能吗?我深知,按照目前的考试模式,在智商相当的情况下,延长读、背、写、练的时间是提高学生成绩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我只能怜悯,我只能替这群在畸形教育中的孩子们呼吁: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还他们一个自然睡醒的时间,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美丽的青春。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首先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更加美好的事业;是一个不仅为未来的幸福做准备,就它的生活本身应该是幸福的事业。所以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办学的理念和对学校、教师的评价方式,不能局限于看学生们的分数;而应看怎样给学生多样化的教育,是如何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多样性发展,是如何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
  其次是考试的“指挥棒”应向素质和能力方面倾斜。当前的升学试卷具有选拔性功能,试题重在拓展学生思维,检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看看学生知识面的广度。这类试卷对学校以后的教育、教学会产生极大的导向作用。学生们为应付考试,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去读更多的书,背诵更多的内容,做更多的题目。如果调整升学考试的内容,力求把升学试卷出得更加符合学校教育和学生实际,让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生就会从“困”境中走出来。
  再其次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造成学生“困”,有一定的因素是教师。教师们为应付考试,便全方位地去准备,就像要捕获更多的鱼一样,只有用更大的力气,才能把网撒得更远些。于是有一部分教师把一些试卷、资料不加选择地抛给学生。面对这些题海战术,学生们只能靠延长时间来完成。“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们要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因为知识是教师的为师之本,有了知识才会产生技能,有了技能才会产生效率。教师就能在授课时吃透课标,抓准重点,巧拨难点,就能给学生们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茫茫题海中拯救出来。
  然后是学生家长也应对子女的学习成绩保持平和心态。父母的心态也决定减“困”的效果。当前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过高,硬是逼着孩子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学习,这是功倍事半,只会给孩子增添负担。家长们应变时间督促为行为督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休息、锻炼习惯。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了,才会主动地去编织自己的人生梦想,才会有一个放飞的年华。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kiktv 于05-03 13:20发表评论: 第1楼
  •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