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三语文毕业班复习建议
作者:佚名 时间:2008/6/2 15:26:0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836
1.要做到“四吃透”:吃透《考试大纲》,分析研究与07年有那些变化;吃透高中新的课程标准和要求,“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2.要狠抓双基:基础知识主要是指现代文字、词、句;文言文实、虚词,文言句式。要筛选出常见易混的字词,从音、形、意三个方面全面把握,对常见的句式、修辞要做到概念准确、理解到位、熟练运用。基本能力,主要是指阅读、理解、表述能力。这应是语文复习的重中之重,应贯穿整个高三复习的始终。结合诗词鉴赏和文学作品阅读,精读精练,总结答题思路,提高思维和表述能力。
3.加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在8月27日召开的“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长会”上,高老师提出了一个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供老师们参考:
(1)自学释疑,整体感知;通过自读课文,自查字典解决生字词,自己分段,自己归纳段意和中心,自己总结写作方法等等,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2)训练操作,合作探究;围绕教学重点,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重在方法思路的引导。
(3)反馈矫正,读写巩固;通过做题,朗读,片断写作等等方式进行提问、抽查、学生互查、举手自查、演板等检查学习效果,用统一讲解矫正、同桌互相矫正、小组矫正、课堂矫正、课下矫正、作业批改矫正等等方式达到巩固目的。
(4)延伸迁移,联系实际。可以选取课外读物进行阅读。
并总结了一些语文课的基本课型:一类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教读课、自读课、文言课、作文课、复习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另一类从文体角度可分为散文课、小说课、诗歌课、戏剧课,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在这里我想再强调一下高老师对复习课课型模式的四点要求:①明确考纲考点;②实战专题训练;③总结规律方法;④难点查漏补缺。
另外,试卷讲评课课型模式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平均使力,学生出错率低的知识点可略或省,而学生出错率高的知识点则需重点突破;②注重知识规律的总结和解题方法的指导;③学生主体,尽量让学生谈选项及选此项的原因,让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④注重落实,说得好不如写得好。
4.加强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团结协作,发挥老师不同的特长,各负其责,每人按专题有侧重地整理精选习题、制作课件,供大家选用,省时省力。
基础知识复习建议
“基础知识”要抓落实。由于2005年起《考试大纲》取消了加※号的内容,意味着高考将对所有考点进行选择性考查,因此,考生复习的覆盖面扩大了。考前复习既要全面,要带领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复习到,又要突出重点,要针对07年高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第一大题的薄弱环节在于汉字字形和辩析病句)进行强化训练,并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一些应试对策。
下表,是对2007年高考共18套语文试卷(其中全国卷2套,高中课改省份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卷3套)所考查“语文基础知识”考点的统计:
知识点 字音 字形 近义词 熟语 标点符号 病句 衔接连贯 修辞
总 计 12 12 8 14 6 17 10 11
科技文小阅读复习建议
“科技文小阅读”的选材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07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大多选择社会科学类文章(全国Ⅰ卷“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卷“核心竞争力”,重庆卷“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湖北卷“彩陶”,浙江卷“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江西卷“书斋”,辽宁卷“人与现代技术”,安徽卷“‘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江苏卷“汉学”,上海卷“‘包豪斯’艺术设计学校的介绍”,山东卷“‘龙城’还是‘卢城’”,广东卷“创新与想象”,宁夏海南卷“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等13套),文本大都涉及“文化”这一话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关注人类历史,关注民族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有三套(全国II卷“生物多样性”,湖南卷“嗜盐菌”,四川卷“瓦斯的开发和利用”);另有两套卷二者均选(天津卷“知识产权”、“人造肌肉”,福建卷“节能环保”、“光子结晶”)]考查内容上,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文意理解和推断想象应作为训练的重点。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一个系统的阅读、解答的思路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首先要树立整体阅读观念,通读全文把握文本大意,获得整体印象;再读题干,在原文中找出题干所在的位置;最后“对题读文”,即从命题人常设的几个干扰角度(或张冠李戴,曲解原意;或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贬损;或真真假假,正误参半;或以扁盖全,妄加推断;或无中生有,夸大事实)认定题干与原文说法是否有出入。
文言文复习建议
“文言文”复习首先要回归课本。由于高考文言文的命题原则是材料出课外的,但考点的内容根基在课内,所以文言文复习还要回归课本,把常见文言现象归纳整理一下,如文言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活用等)、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以实现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其次要培养意识。翻译的句子一定要把它代回原文,联系上下文去准确贯通句子的意思。经常这样去训练,学生就有了语境意识,翻译不至于太离谱了。另外,文言文翻译要抓住得分点(即句子中的关键词),字字落实,尽量直译。
古代诗歌复习建议
“古代诗歌”复习要培养三种意识:一是培养审题意识,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下笔前一定要吃透题干要求;二是强化解题流程,即从读题目、联作者、看注释、抓关键语句(议论抒情句等)、析意象、品意境、了解诗歌的章法结构等方面来弄懂一首诗歌的内容;三是规范答题意识,掌握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比如: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景物特征+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点评性语句(点评特征、手法技巧、情感意境等)。
名篇名句默写复习建议
“名篇名句默写”,一是要有计划的分散记忆,记忆要准确。对《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中语文现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一定要会背默,字词一定要记准确,不能似是而非;二是书写完后要检查,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
文学作品阅读复习建议
“文学作品阅读”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一个系统的阅读、解答的思路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阅读文学作品,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先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②注意文章的题目,切实把握文章的中心;③必须审清题意,全面透彻地把握题意;④务必在文中找到题目的出处,即找到题与文的结合点, 再结合上下文,大致确定作答区间;⑤缩小范围,或直接引用原文作为答案(经过压缩后),或提取关键词语整合成正确答案;⑥树立分数观念,分条答题。
语言运用和表达复习建议
下表,是对2007年高考共18套语文试卷(其中全国卷2套,高中课改省份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卷3套)所考查“语言运用和表达”考点的统计:
知识点 扩展 压缩 选用句式 仿句 简明 连贯 得体 写导游词 读表写话 看图写话 口语交际 续写 稿件处理 写寓意 其他
总计 1 5 5 5 1 6 2 1 3 4 4 2 1 1 5
从上表可以看出:(1)压缩语段、选用句式、仿写句式、语言表达连贯、看图写话和口语交际等知识点考查较多;(2)注重在造句(选用句式、仿写句式、看图写话和口语交际)中考查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3)口语交际题(写开场白、提问语、反驳语、劝阻语)生活气息浓厚,成为07年考题的一个亮点。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语言的转换(根据交际目的、对象、场合等的不同),图表与文字的转换,口语交际(不同场合、目的、对象),各种句式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各类应用文等都要有所训练。
作文复习建议
作文复习要“以读促写”:首先是储备材料:(1)从生活中观察、体验。(2)从媒体上收集、整理材料。(3)在读书时积累素材。(4)从课本中寻找亮点。(5)能综合使用新旧材料的一定能得高分。其次是作文要能表现个性特点:(1)构思个性化。(2)选材个性化:①典型材料——以一当十;②现实材料——拉近距离;③新颖材料——吸引眼球。(3)语言个性化。再次是作文训练应注意的几点:(1)加强审题训练。审对题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要事,在审题上首先应注重三种能力:筛选提炼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感悟能力。(2)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文字或画图材料)等多种形式的作文都练一下,重点加强“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3)写文章一定要点明中心。建议考生写明白文,开头或结尾要点明中心;或运用抒情句或议论句点明中心。(4)各种作文文体都要练一练,尤其要加强议论文规范写作训练。选例要准确、典型、多样、新鲜;叙例要简明概括、角度适当、倾向鲜明;要会议例和扣题。(范文见下)(5)文章结构要完整,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排比句不可无,引用、比喻不可少。尤其是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好。要懂得“凤头、猪肚、豹尾”等写作常识。最后,字体要美观大方,起码要端正清晰,不要随手涂抹,行文格式要正确,包括标点符号的运用也要规范,这些均属文章的“脸面”。
另外,要认真对待高中毕业会考。会考题目虽然容易些,但它扣课本很紧,有利于学生认真复习课文,而复习好课本是做好课外练习题的基础。丢开课本或者不讲第六册课本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