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作者:不详  时间:2008/7/17 16:31:4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018
  林 格
  4月23日下午3点,青年教育专家林格(blog)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开展三期系列讲座,分析中国教育的现状,探讨网友们关心的教育问题,解答网友们的教育疑问。以下为聊天实录:
  精彩语录:
  孩子在整个学校最集中的就是在课堂,课堂看上去都一样,但是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别大了,我们课题组用三四年时间创建了阶梯式法,现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事件性,共有五个级别。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网上大讲堂”,我是主持人尹俊(blog)。今天我们请到的林格老师给我们进行第三讲,还是谈教育,我们今天第三讲的主题可能就是怎么样来操作,把这个孩子教育好了,我想很多家长是特别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成绩的,甚至于很多孩子最关心的也是自己的学习成绩,所以一开始请教老师头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来提高学习成绩?
  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林格:可以先理解一下什么叫做学习?我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义,学习就是不断地自我更新。就跟知了褪壳一样,你知道知了春末的时候从地里爬出来,爬到树上要把壳褪掉,获得自由,有一点痛也有一点难,但是一定要挣脱原来旧的东西,获得新的自我,这个是学习的本质。不管是现在我们课堂上的学习还是课程上的学习,还是生活当中的学习,其实它的本质是自我更新。在养成教育这个理念和实践体系里面,我们始终认为要完成两个使命,第一个使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更新的终身的学习习惯,进而把这个人从被动的学习引导到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我觉得养成教育的第一个使命。第二个使命培养良好的道德和品质,从行为习惯着手,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最终达到他健全的人格和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这是养成教育的两个使命。所以我经常讲,养成教育,本来是一个德育的范畴,可是我们为什么会把学习这个问题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因为我们很清楚,如果学习不好,孩子做了也没有信心,因为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习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所以即使养成德育上的要求,也是我们怎么把德育贯穿到学生的这种学习的生活当中去,所以我认为确实应该抓好学习。
  真正好的学习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才会慢慢从会学又返回到爱学的位置上,形成良性循环。我觉得特别是现在在整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哪一个环节是真正决定学习成绩的?我们经过研究以后发现其实是课堂决定的,课堂是整个学习的主阵地,如何发扬激活课堂的活力,提高上课的水平是决定学习成绩的,这是核心。我们在养成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体系当中是怎样提高学习成绩的呢?首先我就觉得不管是家长也好,还是老师也好,让我们重新来思考课堂上课的这种行为习惯,上课的水平,我们通常把它分成五个级别。
  这个孩子在课堂上究竟处于哪个级别就决定了他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我们家长有的时候不太关心孩子在学校里面的状态,其实孩子在整个学校最集中的就是在课堂,课堂看上去都一样,但是每个学生和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别大了,我们课题组的副组长叫程鸿勋老师,创建了阶梯式法,做了三四年时间,现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事件性,我介绍一下五个级别。
  不同类型孩子在课堂上的五种状态
  尹俊:是哪五个级别呢?
  林格:第一个跟着上课,被动地听,被动地记一点笔记,人处于很被动的,跟着老师走的状态,这个状态的学生他的成绩肯定不会好,这是很被动的。
  第二个,程老师叫懂记上课,我认为可能是叫记忆上课,就是主动的记,主动地回答问题,还有一个标准,课后能够基本复述出课堂的内容。
  主持人:这个能做到不容易呢?
  林格:肯定是85分以上。
  主持人:已经算是老师心目当中的好孩子。
  林格:当然还有更高的,比如第三个级别是联想上课,上课的时候浮想联翩,想象力和联想力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这种孩子能够不断的把知识系统化,这个孩子一般来说已经很优秀了,但是还不够,还有。
  第四级就是多得上课,一个方面它能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在原来的基础上推进的,还有一个他能够发挥自己的个性去上课,比如他觉得我上逻辑思维,我就用逻辑思维上课,然后扩大上课的成果。
  主持人: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去上课。
  林格:还能够不断的扩大上课的收获,比如看到哪个老师的字写的好看。
  主持人:模仿一下。
  林格:来拓展他的学习效果,这个叫多得上课。
  还有一个最高级别的,现在基本上倡导的都是第五个级别,专论上课能够形成专题,结合社会实践形成专题,进行探索式学习。
  主持人:也是研究者的。
  林格:研究型学习,我们经常讲的,而且还能够合作学习,围绕这个专题,之后还能够编一个小组,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这种级别是最高的,这种学习状态一般都是父母亲和老师都不用担心他的学习。所以我们把这个上课的行为习惯分成五个级别,把这个级别教给孩子,孩子就会自动参照这个级别形成自己的,看看自己处在哪个台阶上,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上一个台阶,让我们的孩子沿着这个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把他的学习习惯养成了。他沿着自己设计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的过程,他的学习习惯就养成了,一旦稳定下来,学习就主动起来了,效果就很好,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预习、作业、复习、考试也可以分相应的级别,也可以教给孩子,让孩子参照这个级别,形成五个环节的,预习、复习、考试、作业、上课五个环节的自我养成良好习惯的阶梯。在这种时间下,我们的学生都很会学习,老师不用担心,老师只是提供一个台阶,自己按照自己的要求,自己慢慢往前走。这是我们在实践当中觉得一个很管用的技术,这是技术,前面两讲,我主要讲的是教育之道和教育之法。
  这一讲我主要想讲讲教育之术,这个父母亲和老师都很关心,因为学习的问题一搞好,我道德德育的目标,道德行为习惯的问题我就很好解决了,因为他有信心了。一个孩子有信心了以后,他就会很有主动性,再去培养他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特别容易实现,所以新时期养成教育跟我们以前讲的养成教育有它的不同性,就是我先抓学习。就像在一个学校一样,学生学习上去了,我们在这个前提下再做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他的品质,就很好操作了。这有一个入门的问题,先杀开一条血路再慢慢引导他逐步逐步的往前走,可能就很好了。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趣味性不可忽视
  主持人:我在想,因为咱们的五个级别的方法,像咱们对话的时候很容易理解,但是小孩可能光跟他讲大道理他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林格:我们现在开发了一个工具,就是我们现在都把这五个级别,就是要求做成了一个转盘和阶梯表格,作业本上都有的,所以作业本我都给他了,不用老师来帮我做什么。当然我希望这个阶梯是由学生主动来生产的,我只是给他一个参考,所以我的作业本上全有,每个学生都有那个作业本。
  主持人: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
  林格:而且很好玩的,都是小熊,初中的我给做了一个校律手册,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让他自己生成目标,他就慢慢慢慢往前走了。
  主持人:其中还是得有趣味性?
  林格:对,这里面肯定隐含了我之前讲的所有的教育的原则和教育的规律。
  主持人:那这个也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可以说是一个好的路径。
  林格:对,养成教育一定是首先先提高学习成绩。
  精彩语录:
  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生都享用不尽那个利息,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辈子都还不清那个债务,所以习惯的意义毋庸置疑,肯定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人的行为当中70%是习惯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问题,其实养成教育的落脚点,您说过是习惯,说到习惯的话,我们要给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个会不会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呢?
  林格:我可以简单说一下,什么叫习惯?习惯是稳定化的自动化的行为,人的行为当中70%是习惯,就是我们现在平时所有的这些行为70%都是习惯,你想想你不重视习惯能行吗?
  主持人:我在想还有30%是什么?
  林格:还有30%是偶然性的,因为你有应急性,就好象著名心理学家林丛德老师讲的,他用一个比方很惟妙惟肖,就是你心里痒痒的,你不做它心里就感觉发痒,一旦一个人养成了习惯以后,其实我们现在不是去束缚他,是把孩子从低级的行为习惯,磨蹭、乱花钱、说话不算数这种低级的行为习惯当中解放出来。培养好的习惯,培养好的习惯的目的是最终不仅要解放他自己的注意,比如我们学会了这样去拿杯子,我们大脑是不需要注意的,我们大脑是发挥创造力,所以最终的目标还是把大脑给解放出来。比如我怎么喝水怎么拿筷子,你的大脑就不太注意了,所以有一个东西很神秘,就是潜意识的力量,任何的潜意识可能存在巨大的能量,我们怎样用一种方法把它激发出来,习惯,把它从低级的行为当中解放出来,把大脑的注意给它解放出来,这种习惯就变成了一个人的品质。其实爱因斯坦也讲过,他说当你把所学的东西全部忘掉的时候,剩下来的就是人的品质,人的素质,这个品质和素质具体而言就是指习惯,当一个人把所有学来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习惯。
  因为习惯我给你插一句,俄罗斯,前苏联有一个著名的教育专家叫乌申斯基,他就认为习惯就是人存放在神经体系统当中的一个道德资本。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生都享用不尽那个利息,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辈子都还不清那个债务,所以习惯的意义毋庸置疑,肯定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主持人:所以您刚才讲养成教育的落脚点最后还是习惯。
  林格:对,甚至我写的书都叫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个话有一点武断,但是我想矫枉必须过正,我先讲清楚这是最终的教育成果,为什么国家在推动这个养成教育呢?就是因为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很空,而习惯是很具体的,很好抓,一抓一个准,而学习又好,习惯又好,我们的教育其实就实现了。
  良好习惯利于激发创造力
  主持人:现在咱们再讨论刚才那个问题,习惯和创造力,一边是下意识的规律性的东西,一边是一个人的自主的创造力,会矛盾吗?特别是对于小孩来说,
  林格:不矛盾,当他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他的大脑是自由驰骋的,因为他不需要注意什么,他所有的行为,比如怎样上课,就像你刚才讲怎样骑自行车,怎样拿筷子,怎么吃饭,全部变成下意识的了。他的大脑就被解放了,大脑解放之后他在干什么,他就有无限的可能性,比如想像、联想,去思考很多的其他的问题,好了,他的大脑就被开发出来了,而只有这种下意识的这种行为一旦稳定以后,他的潜意识很有可能是被引导,潜能可能会被开发出来。
  主持人:培养好的习惯不是束缚创造力,而是腾出更多的空间让创造力发挥,能把一个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的琐事当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好的一点,那习惯这么好,我们怎么样去培养这个习惯呢?对一个孩子来说。
  林格:通常来说,我想先讲一个步骤,方法之前我还会讲一些,我觉得应该要很清晰它的步骤,第一个它的首先的认识,这是习惯的重要性。
  主持人:我们现在都认识了,特别重要。
  林格:第二个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来讨论,我们需要培养哪一些习惯?
  主持人:这个确实要明确。
  林格:第三步设立一个榜样,没有榜样不是教育,这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第四个进行积极的训练,习惯是需要训练的,甚至训练的时间很长,美国研究是21天,我们发现大部分在30天到40天,当然时间越长,不是越牢固嘛!第五个要积极的评价和鼓励。第六个很重要,就是在他的同伴当中或者同班当中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不断地监督。
  主持人:就是他的环境,可以说是。
  林格:对,简单说起来应该是这六个步骤。
  培养好习惯的六个步骤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恩恩 于08-24 21:51发表评论: 第2楼
  • 很有必要哦
  • 李根 于08-12 16:18发表评论: 第1楼
  • 很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