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不死,就能创造奇迹

作者:不详  时间:2008/7/30 8:42:0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551
  唐山大地震中一位名叫王子兰的护士,被“活埋”了整整八天八夜!获救后仍然一跃而起,精神十足。被“活埋”的八天八夜里,她始终坚信会有人来救她。正是这一求生的信念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 
  信念不死,矢志不渝,坚持等待,就会拉长生的希望,使死神望而却步,创造生命的奇迹。
  19日下午16点30分,被塌方掩埋整整七天七夜、170个小时的矿工彭国华被解放军战士成功从30米深的矿井中救起。彭国华说,他当时非常的镇定,他坚信一定会有人来救他,而且他一定能活下去。头两天他一直躺着,不吃不喝,保持着体力。第三天实在觉得口渴,开始喝自己的尿液,一次只喝一点点,直到第四天过去了,他一直坚信会有人来救他。第五天是最艰难的时间,他感觉很饥饿,开始吃身上仅有的半张卫生纸。当他获救后,救援守望的人们一阵惊叹:这绝对是个奇迹,是人类对生命极限的挑战!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但地震发生的顷刻间,山崩地裂、房毁路断,不要说人的身体,就是钢筋水泥也不堪一击。但在强大的意志力和对于“生”的强烈渴求下,人的生命又是那么坚韧顽强。几乎每个被救的幸存者在被救前,都坚信自己肯定会被发现、被救出,对生还充满希望。 
  事实证明,生命因为坚信而变得坚强,因为希望而变得坚韧,因为对爱的信念而变得有力。生的信念就是生命的支柱,求生的欲望就是自救的方舟。只要有了生命的信念,即便是在灰暗的季节都会出现彩虹;只要有了生命的信念,任何巨大的困难都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只要有了信念,再迷茫的人生都有航标…… 
  -
  自强者天悯,救人者天助。一个个被抻长的震后生存纪录,源自于废墟内的绝不放弃,也有赖于废墟外的决不抛弃。大地震中,生命是这样的脆弱。迎着灾难,生命却又是如此的顽强和坚韧。生的渴望,爱和亲情,让废墟下的幸存者迸发出超乎人们想像的意志和力量。置身绝境,他(她)们忍受着伤痛、饥渴,冷静自救,艰难苦捱,终于等来了救援者。
  “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任,让废墟中的每一个幸存者得以在黑暗中苦苦支撑下去。
  科学家彭加木1957年身患癌症,医生说,他最多能活2年,可是彭加木凭着自己一定能战胜癌症的信念,奇迹般地多活了25年,直到1982年在新疆罗布泊考察时失踪。
  在32年前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还有5名特殊的幸存者,他们是在井下作业的矿工,地震后被困了整整15天。在那段与死神较量的日子里,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挖煤道、喝尿液,终于迎来希望的曙光。他们在所有人以为已不可能生还的时候,用顽强的意志创造出一个奇迹。
  创造生命奇迹:相信最后的“苹果”
  专家们研究发现:信念的力量是惊人的,有时甚至可以创造“奇迹”,可能左右着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健康,甚至生与死!
  在美国纽约,一位名叫亚瑟尔的年轻警察,在一次追捕行动中,他被歹徒的冲锋枪射中了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出来时,完全变了个样子,一个英俊小伙已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纽约市政府和其他组织给予了他许多勋章和锦旗。记者问他:“您以后将如何面对您现在的命运呢?”他说:“我只知道歹徒还没有被抓住。”他那只完好的眼睛里透出一种令人颤栗的愤怒之光。这以后,亚瑟尔不顾别人的劝阻,多次参与抓捕那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一次甚至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去了欧洲。
  几年后,那个歹徒终于在亚洲某个小国被抓获了,亚瑟尔在行动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了英雄,许多媒体都称他是全美最坚强、最勇敢的人,然而半年后,亚瑟尔却在卧室里割脉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让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恨也消了,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或许生命什么都可以缺,譬如失去一只眼睛或者失去一条健全的腿,但就是不能失去信念。
  一场突然而至的沙暴,让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者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装干粮和水的背包都不见了。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只泛青的苹果。“哦,我还有一只苹果。”他惊喜地喊道。他攥着那只苹果,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漠里寻找着出路。整整一个昼夜过去了,他仍未走出空阔的大漠。饥饿、干渴、疲惫却一起涌上来,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漠,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可是看一眼手里的苹果,他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又添了些许力量。
  顶着炎炎烈日,他已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了,只是每一次他都挣扎着爬起来,踉跄着一步步地往前走,他心中不停地默念着:“我还有一只苹果,我还有一只苹果……”3天以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漠。那只他始终未曾咬过一口的青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还宝贝似的拿在手中,久久地凝视着。强烈的生的信念和希望把他拉出了死亡的边缘。
  有位诗人说得好:“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失败,会身陷某些意料之外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什么都没了,其实只要心头不熄灭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地去找,总会找到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那“一只苹果”,握紧它,就没有穿不过的风雨、涉不过的险途。
  被誉为铁人和抗癌英雄的徐州彭城五交化工公司经理韩玉亭,曾动过14次大手术,切除过6种恶性肿瘤,切掉了子宫和部分肋骨、胃、肺、脾、胰等多个部件,20余年过去了,如今她还在工作岗位上,顽强地、键康地、潇洒地活着。她向社会介绍她的抗癌“五心”术,第一条就是信念。她说:“我每次动手术都坚信不会死,我身体很好,能渡过这一关。”有了这种信念,有了这种自信,何愁不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上海民族乐团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她演奏的《二泉映月》曾倾倒了千万听众,不幸,恶性黑色素瘤找上了她。她先后接受了6次手术,15次化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鼓励下,她一次又一次击退黑色素肿瘤细胞的侵袭,3次阻断肿瘤细胞的转移。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她以坚韧的毅力忍受癌症带来的种种痛苦和精神折磨。腋下手术后,手不能抬起,臂不能伸展,她仍咬紧牙关,坚持锻炼恢复体力和臂力,为的是重返舞台。6年后,她的愿望实现了。这生命的奇迹,闪耀着人类任何疾病都不能摧毁的意志与信念的光辉。
  人们常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其实谁也没法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每一个人即使身患绝症也不要泄气,千万不要说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从不行到行,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超越自己。
  信念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教授带领科考队在原始森林中考察时迷失了方向,经过多次努力都没有逃离出来,无论他们如何改变方向行走,最终他们都还是回到了同一个地方。更糟糕是,老教授的心脏病突然发作,危在旦夕。队员们不仅疲惫不堪,绝望的情绪也越来越浓。大家都很清楚,倘若连一丝希望的转机都不再出现,死亡很快就将成为这支队伍的归宿。 
  就在人们惊惶失措,对自己失去信心时,奄奄一息的教授指着身边的小皮箱有气无力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一生的心血,我把它视为比我生命还重要的珍宝!你们一定要把它带出去。记住,把它交给咱们的领导后才能打开!" 
  老教授讲到这里,眼睛里充满希望期待,直到他身边的队员们点头默许之后,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科考队员在掩埋了老教授之后,背负着老教授最后下达的使命,他们再次开始了生命的探索之旅,最后,队员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原始森林中走了出来。当他们回到自己的驻地,把小皮箱交给领导时,他们都怀着好奇的心想看一看小皮箱里装着的是什么。 
  小皮箱终于被打开了,让所有人都感到出乎意料的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大家都疑惑地面面相觑,继而恍然大悟:老教授用心良苦,用一块普通的石头,为他们建立起了一个求生的信念。 
  同样地,一件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的奇特故事,也可以说明信念的魔力。 
  基督教信仰疗法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当时认为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的前任丈夫在婚后不久就去世了,第二任丈夫又抛弃她。她只有一个儿子,却由于贫病交加,不得不在他4岁那年就把他送走了。她不知道儿子的下落,以后有31年之久,都没有再见到他。 
  因为自己的健康情况不好,她一直对所谓的"信心治疗法"极感兴趣。可是她生命中戏剧性的转折点,却发生在麻省的理安市。一个很冷的日子,她在城里走路时突然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而且昏了过去。她的脊椎受到了伤害,她不停地抽搐,医生甚至认为她活不久。医生还说,即使奇迹出现而使她活命的话,她也绝对无法再行走了。 
  躺在一张看来像是送终的床上,玛丽•贝克•艾迪打开《圣经》。她后来说,她读到马太福音里的句子:有人用担架抬着一个瘫子到耶稣跟前,耶稣对瘫子说,放心吧,你的罪赦了……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来,回家去了。 
  她后来说,耶稣的这几句话使她产生了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能够医治她的力量,使她"立刻下了床,开始行走"。 
  "这种经验,"艾迪太太说,"就像引发牛顿灵感的那枚苹果一样,使我发现自己怎样地好了起来,以及怎样地也能使别人做到这一点……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响力都是心理现象。" 
  奥格•曼狄诺指出:"只要改变自己的信念,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